四海123456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四章 經費,降臨電影世界,四海123456,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永載史冊的成果。”
《科學》摘要直接引用了蕭離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發言。
“就在科學家還在視標準模型為真理、為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發現的上帝到底是不是標準模型中預言的第61種粒子而爭論的時候,打破標準模型的第62種粒子已經悄然出現。”
“日前,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公佈在他們在模擬宇宙大爆炸中發現了不屬於標準模型預言中的第62顆粒子,並取名為時空粒子。”
“下面是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公佈的資料和高畫質照片。”
《科學》雜誌公佈了一連串的照片和資料,“此粒子由蕭和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共同發現,它的出現,代表著標準模型不在準確,也代表著微觀物理翻開了新的一頁。”
“但驚人的是,在這次的質子撞擊實驗中,他們不僅僅發現了不屬於標準的第62種粒子,還發現了一個現象,既:由時空粒子在超光速膨脹過程中引起的時空彎曲。”
“這是科學首次觀測到的不屬於黑洞的時空彎曲現象,用另外一個更為合適的詞語來表達就是蟲洞。”
“在過去,科學家對蟲洞這種設想非常感興趣,而在一些科幻作品裡面,蟲洞往往和時空旅行有關係,在這次發現時空彎曲的過程中我們是否能夠進行時空旅行還不得而知,但我們相信,如果真的存在時空旅行,那麼我們距離時空旅行已經不遠了。”
“除此之外,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還發現了一組神秘的資訊。這組資訊來自於質子和質子撞擊時輻射出來的資訊,蕭認為,這是因為質子撞擊的過程中毀滅了一個微觀宇宙,從而輻射出資訊。”
《科學》雜誌對於蕭離的微觀宇宙論非常謹慎,布魯斯.艾伯茨認為雖然機器檢測到的資訊的的確確屬於來自於質子和質子撞擊之時產生的資訊。但這並不能成為微觀宇宙的證據,除非歐洲核子研究中心能夠提供更為準確的資訊——微觀宇宙的模型。
但其他的報紙就沒有布魯斯.艾伯茨那樣嚴格了。
“新宇宙的發現,微觀宇宙論認為一顆小小的質子裡面隱藏著一個微觀宇宙。”
“我們毀滅了一個宇宙——歐洲核子研究中心。”
“從質子撞擊到微觀宇宙論,我們距離宇宙的真相還有多遠。”
當天中午,著名化學家托馬斯.施泰茨發表言論認同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研究,“早在2009年。我和文卡特拉曼.拉馬克裡希南博士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做實驗的時候就發現了一些實驗資料偏離了標準模型。”
“但當我們公佈我們的實驗資料的時候卻遭受到一些科學家的評擊,他們認為標準模型沒有錯,錯的是我們的資料,哪怕是我們公佈了我們的資料,他們也認為是實驗資料出現了問題。”
“這是一種病態的崇拜。一種對科學家做研究非常不利的崇拜,但這種崇拜在許多科學家的心中都存在,甚至是一些民眾都認為標準模型是真理,卻忘記了科學家最基本的素養——推翻真理。”
“現在,屬於標準模型預言之外的第62種粒子被發現,這已經證明了標準模型並非真理。”
坐在沙發上,托馬斯.施泰茨看著自己的言論登上報紙非常高興,09年。他和文卡特拉曼.拉馬克裡希南博士因為發現異於標準模型的實驗資料遭受到圍攻,這口氣,他嚥了足足十三年之久。現在他終於發洩了出來,整個人都感覺心情通暢了。
想了想,托馬斯.施泰茨又一一打電話給自己的至交好友,“標準模型統治基本粒子已經太久了,是時候把它推下神壇了。”
對於外界的串聯蕭離並不感興趣,他感興趣的是微觀宇宙。
他提出了微觀宇宙論。自然想要親手去實驗這個理論,尤其是在科學家對他的微觀宇宙論並不認同的情況下。他就更想要證明自己的理論是正確的。
“在《環太平洋》的質子撞擊實驗中並沒有發現微觀宇宙。”蕭離沉吟了一下就聯絡上衛蘭,“衛蘭先生。你以前居住的星球裡有沒有進行質子撞擊實驗?”
“有。”
蕭離一下子就振奮了起來,“那麼結果呢?有沒有摧毀微觀宇宙?”
“沒有。”
怎麼會?
蕭離非常不解。
《環太平洋》世界沒有微觀宇宙,《普羅米修斯》世界也沒有微觀宇宙,難道微觀宇宙是他們這個宇宙獨有的?還是說圍觀宇宙論壓根就是錯誤的?
將和衛蘭的聯絡切斷,蕭離在心底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