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3章 八旗游擊隊 求月票,求推薦,奸雄天下,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全部上馬,準備開拔!”楊阿喜快速的喝令,經過一晝夜的休息,他的一佐勇士已經恢復了氣力,全部的馬兒也都恢復了氣力。
楊阿喜的佐隊和大部分八旗佐隊一樣,都是昨天中午撤出戰鬥,然後迅速迂迴到沙河平原北部的山林秘營中隱蔽。在山林中設立秘營是野生女真混老林子的訣竅之一,凡是東北這裡被蒙古人輦進山林的各部也都會這一手。這種秘營都是經過精心偽裝的,和周遭環境幾乎融為一體,不仔細檢視根本不會發覺。所在地也是精心挑選的,不是在山谷之中就是在山腳之下,前者易守,後者易走。通常附近還會有溪流山泉,方便取水。
而這些山林秘營存在的意義,當然不是方便狩獵,而是用來對付蒙古人的!此時距離蒙古屠戮遼東不過三十多年,遼東各部和蒙古的仇恨猶在。雙方不時還會爆發衝突,在山裡預設秘營便是要應付蒙古人的圍剿。
在陳德興收服了大批野生女真之後,遼東半島南部的大批秘營便為陳記八旗兵所用。成了叢林戰的據點。
一百多名甲兵紛紛上馬,動作十分熟練,他們都是遼東各部的勇士,有些是生女真,有些自稱渤海人,有些還可能是漢人的後裔,不過無一例外都已經野蠻化了——蒙古人摧毀了遼東農耕文明的基礎,讓本來已經成為文明人的遼東各民族全都倒退成了野人。而能夠在荒野之中生存下來還成為部落勇士的,自然都是最好的戰士。
而在加入八旗之後,他們和原有部落的關係已經被割斷,成了效忠明王的職業軍人,也有了一套分明的賞罰晉升制度可循,將來如何就看他們的本事了!
至於那些被當成戰利品的各部弱者。他們是不會在乎的。因為此時的遼東各部都已經野蠻化,失去了文字、信仰、典籍,除了六十歲以上的老者。年輕一點的蠻子早就沒有了民族概念,只剩下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
楊阿喜掃了眼自己的一百多個八旗甲兵。看到人數齊備,最後又把目光投向兩個隨行的漢士,展出笑顏,用不大熟練的漢話問:“王大哥,曹大哥,你們準備好了嗎?”
“好了。”一個身材五短,滿臉忠厚的,也披著皮甲的漢子笑著拍了拍身邊一匹馱馬背上被拆散後捆紮起來的器械。“早就弄好了。隨時可以出發!”
另一個高瘦漢子除了胯下一馬,也牽著一匹馱馬,馬背上則馱著一捆天雷箭和兩個木輪子。這漢子沒有答話,只是沉默著點了點頭,表示隨時可以出發。
這兩名漢士都是北伐軍的老兵,不用說都是士的身份!他們都是炮兵的編制,玩的確是三弓床子弩——一架拆開的床弩就在姓王的矮個子牽著的馱馬背上。
“好了,開拔!往東走!”楊阿喜也不廢話,大聲下達了出發的命令,然後雙腿一夾馬服。一百多騎彪悍的騎兵策馬往東狂奔而去。
他們現在的任務不再是遮蔽廣闊的戰場,而是在蒙古大軍東行途中設伏騷擾。按照陳大明王的說法,這種打法叫游擊戰。實行的是“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駐我擾,敵疲我打”的十六字教主寶訓。
總之,便是不讓蒙古大軍舒舒服服的開進!
……
霍圖王子策馬走在隊伍最前,頭盔下的細眼散發著野獸般的兇光,他身後是兩個斡赤斤兀魯斯的宮帳軍千人隊。所謂的宮帳軍是效仿怯薛軍建立起來的汗王親兵,成員都是斡赤斤兀魯斯各部的勇士,共有萬人。是塔察兒汗王的基幹武力。這次塔察兒帶了其中的五千人出征,剩下的五千交給嫡孫乃顏統帶。
而霍圖王子因為是庶出。在蒙古繼承體制中庶子地位很低。哪怕霍圖的弓馬武藝相當出眾,在整個大蒙古國也小有名氣。仍然不能成為塔察兒的繼承人。反倒是塔察兒的嫡孫乃顏才是汗國的第一繼承人。
無緣汗王寶座的霍圖,一直被塔察兒當成戰將歷練,不到30歲的年紀,便已然身經百戰。今天,更是被塔察兒委以重任,帶領兩個宮帳千人隊擔任先鋒,替大軍開路。
所謂的先鋒,當然不是帶著部隊走在最前面那麼簡單。而是要展開一個相當寬闊的搜尋幕,沿途搜尋,發現敵人的伏兵,同時驅逐敵人的遊騎,遮護遮蔽主力部隊——凡是打過仗的人都知道,在戰場上行軍,最安全的狀態就是別讓敵人窺見。敵人發現不了便很難設伏阻擊。而且判斷敵情這事兒,向來是八分靠偵察兩分靠推測,要是全靠推測,那就和打卦問卜一樣了。
他們沿途搜尋,霍圖一路觀察著地上的痕跡,他現在就策馬行在往鴨綠江去的大路上,右邊兒是大海,左邊兒則是綿延的山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