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5章 士道精神 加更到,狂求月票!,奸雄天下,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著眼前的儒者,大宋是重文輕武,而他陳德興的事業卻是重武輕文。麾下能戰的武夫車載斗量,可是能算得上是文士者,只有黃智深、任宜江、孔玉、屈華傑等區區數人。而且這四個人也不算是純正的儒者,黃智深和屈華傑是商人,任宜江是道士,孔玉雖稱秀才,但快兩年接觸下來,陳德興發現這個秀才的學問有限,就是個村秀才罷了。
雖然陳德興不大看得上宋儒治國打仗的本事——要是他們真有本事,也不至於讓草原上的蠻子亡了國!實際上,即便是南宋末年,大宋的人口和生產,還是遠遠超過大蒙古國的。而且後世文明人吊打蠻子的h藥武器已經接近成熟,h藥早在唐朝已經出現,管狀火器在北宋時已經有了。至於鑄造青銅大炮的技術,在先秦時代就蠻成熟了。可惜這些已經出現,或是非常成熟的軍事技術,就是沒有辦法在一場決定民族危亡的長期戰爭中轉化為戰鬥力。這完全違背了戰爭是科學技術催化劑的普遍原理。
這隻能說明,治理國家計程車大夫們,並沒有把心思花在打仗上面。如果換成戰國時期那幫一門心思富國強兵的傢伙,南渡這一百多年,早就該發展出青銅大炮滑膛槍了……
不過士大夫治國的手藝雖然不咋地。但是人家控制大宋一國是實實在在的!其中必有道理,陳德興隱約覺得。不把這道理弄明白了,他就很難取宋而代之。而且,即便是取代了大宋逐退了蒙古,自己所建立的王朝很有可能就是又一個大明朝!
所以陳德興雖然看不大上儒生士大夫,但卻必須要用大儒,用一個真正瞭解儒家各種學說,知道儒家道理為什麼會在諸子百家之中脫穎而出的大儒!
這趙復,便是大儒!還是名震南北的鴻儒!
“不知江漢先生駕到。有失遠迎。”陳德興站起身,客氣的拱了拱手。“不知先生前來,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只是有些不明之處想要請教將主。”趙復慘白的面孔上露出幾分笑容,然後撩起衣袍席地而坐。和一個反了大宋官家的賊子如此對面而坐,被掠到北地之前的趙復是做夢也不敢想的。但是如今,南朝還是他的家國,趙昀卻不是他的君父了。
流落北地十幾年,趙復已經看得分明,大宋氣數已盡。決計不是蒙古,不是忽必烈汗的對手!想要保住漢家江山,只能有待英雄出世。重頭收拾山河了。
“將主欲行魏武之事麼?”趙復淡淡動問。
陳德興一笑:“魏武先安漢室而後篡之,吾今日是亂宋室者,若留臨安便是董卓了。”
“做董卓也無不可,只要基礎紮實,未必不能成功。”趙復頓了一下,又問:“那將主是想迫宋主殺真金?”
“正是!”陳德興反道,“若殺了真金,蒙宋還能和議嗎?”
“不能!”趙複道,“不過不是忽必烈沒有器量。而是趙家君臣不敢言和了。”
“不敢言和?”
趙復冷笑:“今日之後,趙宋再無以文御武。只有藩鎮割據了。中樞欲以和局收藩鎮之權,藩鎮必以抗蒙擁兵自保。將主以3000壯士橫行臨安。逼宮發難,天下武人,還有誰會畏懼中樞?大宋天下,就此已是亂世矣。只是不知將主何以為憑藉,將宋失之鹿,據為己有呢?”
陳德興笑了笑:“據高麗、遼東、夷州,橫行海上如何?”
趙復微笑:“老夫所說的憑藉不是地盤。高麗、遼東、夷州比江南如何?將主用精兵,又得明教徒眾,已經據住了臨安,卻不敢取江南為家。是為何也?”
陳德興挑了下眉毛,吐出三個字:“士大夫!”他看了看趙復,“先生有何妙計?”
趙復嗤的一笑,有些鄙夷地道:“什麼士大夫?不過是些舞文弄墨之徒,也敢稱士,稱大夫?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他苦苦一笑,指著自己:“江漢趙復,苦讀聖賢之書,通曉朱子之理,也曾自以為士。然北虜兵來,趙復卻連妻子兒女都無法保全,手無縛雞之力,胸無戰陣之策,所學所用除了應付科舉考場,還有什麼可以使用於四方的?如趙復這樣的人,如何可以稱士?士都不配,還談什麼大夫?”
“先生的意思是……”陳德興彷彿明白了什麼,卻還是隔著最後一層紙。
趙復突然放沉了聲音,用近乎莊嚴的語氣說道:“士者,當能為君為國為民所用!方今亂世,北虜盤踞中原,欲亡吾華夏血脈。士者,理應能披甲揮刀,護國,保君,衛民,驅逐胡虜,恢復中原!豈能藏於書齋,窮經苦讀?當今之士,應尚武為先,乃是武士!將主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