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7章 有底線的奸臣 求月票,奸雄天下,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國浙江省的地盤了。在陳德興稱帝的同時,大明的行政區也進行了一番調整。在南方設立了浙江省和福建省兩個省級行政區和海峽總督區。
其中福建省督由陳淮清出任;海峽總督由陳德芳出任;而浙江省督則由原來的明都知府鄧明潮接手——大明並沒有本地人不當本地官的慣例。
不過鄧明潮這個浙江省督,現在卻沒有多少政務可管,現在的浙江省不過就是昌國縣和沈家門市而已。昌國縣和沈家門市都有自己的官衙和議會,省府衙門真是沒有多少可以插手的地方。
大明的政治框架和大宋不一樣,基礎其實是地方自治,由中央任命的省府存在的最大功用並不是治理一省,而是監督一省州府的自治。大明的地方自治,當然是在《陳禮》和其他大明律法規範下的自治。而且在自治的州府縣市,也有直屬大明中央的衙門,目前是地方國稅局、專賣局、鎮守使司,將來還會增加地方法院。而地方國稅局和專賣局,則是由中央派出的省府主管的,另外,省府之下還有一個主管全省道路的交通局,也是大權在握。
至於鎮守使司,則是一省都督府管轄。而地方法院將來則是省法庭和朝廷的*庭管轄。
不過鄧明潮也不是什麼事都沒有的清閒官兒。實際上,這些日子他是很忙碌的,忙於接待安置一*從海上抵達舟山島的明軍。同時,還要負責招降納叛,拉攏江南的失意士人,再利用他們組織一個個“預備官衙”,準備在明軍攻入兩浙後,在第一時間接管政權,避免地方上出現權力真空。
定海港。
自七月份以來,就不斷有北軍抵達。大兵上陸的地點不是沈家門,而是定海港。定海港是個新建的港口,位於舟山島的南岸,周遭被數十個小島包圍,形成了一片天然的避風錨地。大明海軍南洋艦隊在這些小島上修建了炮臺和據點,從而將錨地牢牢護衛起來,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軍港。
定海軍港之旁,則是大片大片正在修建或已經竣工的營房和倉庫。明年春天之前,至少有十萬陸師和五萬民伕會入住其中。還會有不計其數的糧食、軍資、武器、彈藥和各種雜七雜八的東西從北地、南番、高麗、日本,甚至江南本地運出來,存放到這裡倉庫當中。
征服江南之役,打的不僅是軍力,更是國力和財力。
大宋雖然擁有更強的國力、財力,但是在動員能力上,還是遠遠比不上大明。畢竟後者已經有了那麼一點近代國家的雛形,而且還是一個蓬勃向上的初興之國。而大宋卻是老邁不堪,行將就木了。
在眼下的江南,凡是上點檯面的人,都知道這些。只是有些人和大宋的關係太緊密,不得不與之共進退。而有些人,則可以自由的選擇陣營,選擇站到大明一方。
陳明畢竟不是蒙元,這個時空的宋亡,不過是天下換姓而已。
而代宋而起的明,從某種意義上說,也不是北地漢人的政權,而是江淮武人和江南海商的聯合體。大明上層的軍官多是淮上武人,而文官則多出自江南海商之家。
將要發生的戰爭,與其說是國與國之戰,不如說是一場革命——是封建武士和新興資產階級聯手推翻腐朽官僚政權的革命!
所以這些日子,從慶元府渡海而來求個前程的江南士子亦有不少。
因為定海港距離慶元府不過一道海峽,所以這些渡海來投計程車子,往往就在慶元府僱條漁船,直接駛入戒備森嚴的定海港。
對此,防守慶元府海路的宋軍水軍只要收了賄賂就不聞不問——他們又不是團練兵,是一直駐守在此負責打擊海盜和走私的御前水軍,和沈家門市的海商,早就打成一片了……
至於,守衛定海港的明軍海軍,自然也是一路放行。
梁崇儒也打算透過慶元——定海航線返回舟山去見陳德興。因為是秘密使命,所以他並沒有亮明身份,而是扮成個失意士子,和一群看上去同樣不怎麼得意計程車人,這會兒就在大宋那邊的定海縣海晏鄉境內一處繁忙的碼頭上面,靜靜地等候著送他們渡海的船隻。(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