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6章 宋國女王? 第二更,奸雄天下,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官家……”
甜甜糯糯的聲音在陳德興耳邊響了起來。
“官家!”
陳德興一開始還沒反應,不知道有人在叫自己——之前人家都叫他“明王”或是“大(念dai)王”的,聽著有點象山大王,卻是標準的叫法。
他抬起頭一看,就看見兩個熟透了的婦人,一身宮人打扮的楊婆兒,明明打扮的寶相莊嚴,卻處處透著。她正攙著身穿一襲梅花紋絳紫色宮服,披著繡了鳳凰的金絲披風,三千絲髮被綰成盤絲髻,用紫金翟鳳珠冠和一隻藍白琉璃珠鑲嵌金腕輪裝飾起來的郭芙兒緩緩走來。
郭芙兒現在已經三十五歲,不過保養得宜,現在心情又好,看上去只有成熟的嫵媚,而無絲毫韶華已逝的模樣。現在只是化了淡妝,淺粉色的嘴微微抿著,雪白的肌膚透出一種高貴之氣。
“孃親。”陳德興收起了憂國憂民的心思,起身衝著郭芙兒行了一禮。
“還叫孃親?難道不是太后嗎?”郭芙兒半開玩笑地說。
陳德興現在呆的地方是昭明宮內的御書房,不過佈置還是一如既往的簡樸。除了一張書桌,一張御座之外,就是幾把椅子,幾張茶几,幾個放滿了各種書籍的書架,牆壁上掛著的是華夏地圖、蒙古國地圖和世界地圖。另外,還有一把三尺三寸大橫刀,也掛在牆上。這是陳德興的日常佩刀,裝飾也樸素到了極點。
而陳德興本人的穿著,也不過是身白色道袍。他當皇帝的禮服、朝服、常服、戎服都已經做好了,還分成春夏秋冬四季,是請燕京城內最好的裁縫做的。只是開店做買賣的裁縫,不過不是什麼“織造”、“供奉”或是什麼府什麼監的。未來的大內總管楊婆兒倒是想成立個少府監。被陳德興給否了……倒不是擔心楊婆兒從中撈多少油水,而是沒有必要搞這些。
在他看來,皇家的神聖不是建立在這上面的。人家歐洲這個時代的國王、大公。常常連絲綢襯衫都沒有幾件,不照樣少有篡奪的事情發生?
中國皇帝們倒是奢侈。只用最貴最好的物件,還都是御用御製,開了諾大的官營作坊只伺候皇家,真是高貴的不行。可結果怎麼樣?還不是週期性亡國?到了後世21世紀,歐洲在臺上的王室還有不少,哪怕下臺的,多半還保持著體面。
之所以會如此,在陳德興個人來看。這皇權想要神聖,就一定要有神,要有禮。
所以陳德興才會先裝神,再復禮。
天降明王這事兒,現在已經基本做實了,天道教也漸漸上了軌道,明洲大陸……早晚會發現,除非這裡不是地球!到時候就更加能證明明王降世的神聖性了。
至於禮,也制定好了,只要好好維護。將《陳禮》透過教育,和天道教一起,印入華夏民族的靈魂。陳明王朝的神聖性就能建立起來。
穿什麼衣服,一頓飯吃幾個菜,這個不重要。
不過郭芙兒穿上她自己設計的太后朝服還是非常養眼的,沒想到這個女人還有服裝設計的本事。
“太后,請坐。”
陳德興一指邊上靠著牆壁擺放的椅子,郭芙兒蓮步輕移,走過去端坐下來。然後風姿如畫地撥了撥發絲,微笑著問:“官家……哀家這樣稱呼你可妥帖?”
當皇帝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譬如家裡面的繁文縟節多了起來。家人間怎麼稱呼,都有了講究。
“家裡人。不用如此。”陳德興笑道,“其實宋朝皇家在家裡面也沒那麼多講究的。孩兒的意思。家人還是和原來一樣叫法。如何?”
“好,這樣也好。”
“而且,官家是趙家的稱呼,”陳德興道,“吾大明的帝王起於明王降世,還是讓臣子們稱吾為聖人吧。”
天道教是一神教,太一唯一,明王非神,這在《太一光明經》中都闡述清楚了——實際上明王非神的概念在明教中就存在了,明教是二元神,一個光明神,一個黑暗神。而陳德興給自己的定位則是“聖人”,不同於凡人,但仍然是人。而且,《太一光明經》中還有明王唯一的闡述,明王之後,再無明王,亦無降世聖人。這是從《古蘭經》中得到的啟示,封死別的神棍冒充明王的路子。
而降世明王,天降聖人的血統當然具有神聖性——按照西方政治家們的說法,合法性要麼來源於血統,要麼來源於選票。陳德興不可能在13世紀建立一個共和國,自然只能將自己的血統神聖化了。所以稱天子為聖人正合適。
郭芙兒點點頭,再看著陳德興,容色卻已經鄭重起來。“二哥兒,如今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