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1章 看天說地爭道統 二,奸雄天下,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實就是封建殖民!就是把華夏的國君、大夫、國人,封到蠻夷的地盤上去。讓華夏的人當上層階級,以“教化”蠻夷。
這樣的封建之法才是西周封建,才是周禮——這是將封建和開拓擴張結合在了一起。透過封建諸侯做大了華夏民族的生存空間,奠定了日後三千年的華夏基本盤。
而漢朝開始的分封諸王,都是把王封在華夏固有地盤上。而且也沒有了大夫和國人這兩個上層等級。就是一個光桿國王加上堆居心叵測的門客家臣,地盤又是華夏固有之地,也沒有多少土著反抗力量需要鎮壓。那些國王、門客和家臣自然閒得蛋疼,就天天琢磨造反取代天子的事情了。
“夏君夷民……說得輕巧!如今不是西周,天下四方,都已經有了家國。若要強行夏君夷民,只怕要生靈塗炭,干戈連年了!”
說著話,文天祥冷冷看著陳德興背後一堆蠻夷使臣。在他想來,這個天下的富庶之地,都已經被漢人佔領了。所以對外擴張的意義不大,而且漢地周邊之國,如高麗、日本、安南、佔婆、高棉、大理、三佛齊等國,都已經有了自己的朝廷和君王。不是那種蠻荒部落,想要征服教化是很不容易的,甚至是得不償失的!有這點兒功夫,還不如好好治理漢地……呃,應該是治理好南方漢地呢。
“天下四方……”陳德興停頓了一下,然後拍了拍手,笑道,“此次辯法的題目,本就是天與地。文山兄既然說到天下,那麼就開始辯法吧!等辯完了法,文山兄就該知道自己錯了。”
“好!”
文天祥還沒有答應,那邊的烏斯藏大喇嘛就接過了話題,笑問道:“那就請明王殿下說說這天與地都是什麼樣的吧?”
喇嘛比文天祥要善於辯法,他不提自己的觀點,而是直接提問。因為天地之說,無論儒釋道三家,都是玄而又玄的。而且各教都有許多不一樣的觀點和看法。在這種情況下,挑錯比證道要容易多了。
陳德興笑著點點頭,抬手一指院子裡面的幾架望遠鏡,道:“今天我不說天,只請大家觀天。因為天大無比,有星辰萬億,窮吾等一生之力,也難窺萬一。對於天,吾等其實都是無知之人,只能胡說八道。不如就在今夜,用這望遠之鏡,觀測天下,稍窺一二吧。待窺完了天,吾再與諸位說地……”
這話一出口,在場的和尚、道士們都臉色微變。因為天在佛家、道家之中,都是有許多論述的——天是儒佛兩家宗教、神話體系的一部分。怎麼能承認自己無知,是在胡說八道呢?
可是看看那幾架大號望遠鏡——他們當然知道望遠鏡是什麼了——這些和尚、道士們又不敢拿各自經文上對天的描述出來和陳德興辯說……就是要說,也得先看過天再說吧?萬一出來的東西和用這個望遠鏡看到的不一樣,豈不是要出洋相了?
“說的莫須有理,那麼哀家先來看看!”第一個站出來看天的是大唐太后滅門老尼姑。老尼姑不是來爭道統的,她感興趣的是正統。只要大唐能當上正統平元滅宋,就是讓陳德興當國師,讓天道教當國教,以後科舉考試考科學都無所謂。
“貧僧也來瞧瞧吧。”薩迦法王八思巴也起身向一架望遠鏡走去。他也一樣不是來爭道統的,中原這裡沒有藏密什麼市場。而他在烏斯藏就是活佛,根本不擔心天道教進去搶生意。
他們倆人一帶頭,劉秉忠和永心大和尚、清和大真人,還有曲阜來的孔君子,都站起身,或是一人霸佔一架望遠鏡,或是兩人合用一架望遠鏡,開始看月亮看星星了。
不過南宋這邊的儒釋道三教高人,卻一個個坐得跟石像一樣。不是因為他們不好奇,而是趙家皇帝下過旨意,禁止民間觀測天文。這天文只能由欽天監觀測,免得洩露天機——當然,趙家皇帝的旨意管不了李家太后和烏斯藏的法王,也管不了我們的陳大明王。
所以,這天機就只能瞞著大宋的百姓和官員了。而這會兒大宋最有權的賈似道更是閉著眼睛動也不動,彷彿睡著了一般。他現在雖然大權在握,但卻也是要小心提防流言蜚語的時候。要是傳出什麼賈似道夜觀天象,窺測天機,意圖不軌,可就大大糟糕了……(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