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幾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部分,作文三書,人生幾何,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足地問:“兒子,你想要什麼做獎品,儘管說!”做兒子的沒精打采地說:“爸,別的我也不要,你把我的畫架畫筆還給我吧,我想好好地畫幾張風景。”原來他的興趣在畫,父母卻逼著他讀物理。
就以上的例子,可以知道:作文的材料有隱有顯,可以形成一表一里。《桃花源記》有起落,有略詳,也有表裡。
先說起落。文章開頭,“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是很平淡的,漁人撐著船沿溪而行,也沒什麼特別。但是“忽逢桃花林”,桃林的面積那麼大,桃花開得那麼茂盛,景象迷麗爛漫,似幻似真,讀者的反應加強了,文章有了“起”勢。
漁人一直往前走,想看看桃林究竟有多大。“起”勢一直維持到桃林盡頭,“落”下來。落到水源,山洞。但是山洞裡有光,漁人鑽進去了,洞很深,也很狹窄。文勢又“起”。以後寫漁人發現了桃源,一直在“起”勢之中,但起與落原從比較而來,起勢之中仍然高低相間,錯落不平。漁人先看見農田和農作物,聽見雞鳴狗吠。然後高上去,看見小孩子。再高上去,看見許多成人。這些人見了漁人反倒嚇了一跳。文勢稍稍下降。大家接漁人回家吃飯,態度十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