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6章 我女婿!,穿越婚然天成,席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禾母因惦記著和熟人說好的家養小土雞,抓起錢包急匆匆出門了。
這家賣雞的不是常年在農貿市場設固定攤位的雞販子,而是鄉下上來的農戶,挑著竹筐,一筐雞、一筐蛋,偶爾會夾賣幾隻鴨,也是家養的,數量不多,筐子裡的賣完就沒了。
禾母是正月回來後經水果店老闆娘介紹知道他的,一開始不確定他家賣的雞到底好不好,現在的雞販子都狡猾狡猾滴,經常戴著個大草帽、腳踏車前後掛幾個竹筐、冒充鄉下農戶,吹噓自己的雞打小放養、吃蟲長大、不喂一粒飼料。禾母因此上當過兩次,買回家一殺、一焯就看出名堂來了。家養的雞哪那麼多肥油!家養的雞哪那麼快燉爛!
是以,當初付大姐介紹她問這家農戶買雞時,她一開始不怎麼信,見付大姐一個勁地說他家的雞好吃、她家寶貝孫子愛吃,才意思意思挑了一隻兩斤不到的小雞娘。當天回家殺了燉湯,發現這家的雞的確好,肉精油少、燉出來的雞湯澄黃清亮、絲毫沒有圈養雞的臊味,這才是真正的放養雞嘛。
再加上三月下旬的時候,禾母特地跟付大姐幾個社群女同胞,跑了趟鄉下,親眼看到農戶家放養在竹林、桃林裡的雞,三三兩兩地在林間溜達,捉捉蟲、喝喝溪水、有些甚至還飛上竹枝、桃樹杈打鳴,這下心更定了。每逢農戶來城裡賣雞的日子,禾母都會趕去買一隻,而且還得趕早,去遲了往往都賣光了,就算預先和農戶說好留一隻給她。也是被人挑剩下的。
所以一想到肥溜溜的大母雞被別人給挑走了,禾母就發急。說好的下午三點農貿市場晚市門口,這還沒出門呢就三點了,從家跑著去菜場門口,少說得三分鐘,近段日子以來和禾母一樣想買這放養雞的家庭主婦多了很多,有些甚至兩點半就開始在菜場門口等了。三分鐘能挑走好幾撥雞了。
可別又給她剩下一隻最小的啊。好不容易趕上兒子閨女回家。半天不到還冒出個準女婿。哪怕不想這麼早承認,上門是客這個道理禾母還是懂的。而且一早就說好晚上給孩子們整頓好吃的,沒雞還整啥啊。前些日子那隻兩斤半的雞娘她和老禾都一餐幹掉大半隻呢。今兒家裡五口人,總不能淨喝湯吧?
祈禱間,看到農戶那兩隻極具代表性的竹筐了,禾母幾大步奔上前。看到關雞的筐子裡還有四隻大小不一的三黃雞,心定了不少。喘著粗氣說:“今兒來遲了,就剩這四隻了呀?”
“對!前頭來了兩撥人,挑走了幾隻。不過大姐你別急,我知道你會來。特地給你捎了一隻公雞,這會兒的公雞味道比雞娘還要鮮,白切嫩、做燒雞公香。怎麼做都好吃。養的不多,阿拉自家也喜歡吃。就沒拿出來賣。大姐你要的話我給你稱,不要麼你挑個雞娘,隨儂啦。”
賣雞的農戶認出是禾母,從腳邊的小竹簍裡抓出一隻捆了雙腳的大紅公雞,遞給禾母檢查,看是不是病雞之類的。
禾母見這公雞不錯,點頭說:“就它吧。另外再給我挑只小雞娘。”
公雞比較大,禾母琢磨著半隻白切、半隻做燒雞公,買只小母雞燉湯。這麼一來,晚上的菜有著落了。
見另外一隻竹筐裡還有不少新鮮的雞蛋、鴨蛋,分別也稱了五斤。想著孩子們後天就要回學校,得給他們整些路上吃的。回頭去超市買點豆腐乾,和雞蛋一起做些滷味。
想了想,禾母乾脆讓農戶把餘下三隻雞都給她稱了。煮熟了做醉雞、糟雞。留一隻家裡吃,另外的讓孩子帶學校改善伙食去。
農戶依次稱完,報了價錢,禾母算了一遍沒錯,點點頭拿出錢包。還沒給錢呢,旁邊突然竄出一箇中年婦女,抓起農戶腳邊的公雞咋呼道:“這雞我要了!多少錢?”
“這雞有人買了,你要的話下回我給你捎一隻來。”農戶老實巴交地說。
婦女撇嘴道:“什麼買了?不還在我手上嗎?有些人就喜歡討價還價,我可不愛,你說多少錢我給你,雞我帶走了。”
禾母這才看清竄出來的程咬金,搞半天是自家樓上的主婦,夫家姓童,她自己姓王,但她不喜歡別人稱她王阿姨、王大姐,喜歡聽人喚她童太太。
禾母聽見過幾回,覺得牙都酸倒了。這是從電視裡爬出來的人吧?忒能作了。
事實上,童家搬到文欣苑還沒半年。童太太仗著兒子是社群蓮花中學的教務處主任,總愛在小區裡擺架子,整的好像沒她允許、小區裡的家長們就沒辦法送自家孩子上初中似的。
據禾母的目力推測,文欣苑起碼三分之一的住戶不喜歡她,偏人不自知,依然傲慢得像只花孔雀,到處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