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透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5章 番外篇·皇帝(三),宮妃的正確姿勢,清澈透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一個多月的功夫,整個帝國又開始正常運轉,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也開始重新臨朝。
邊疆的情況一日三變,所以皇帝並沒有下具體的命令,以免擾亂將軍們的部署,京中能給做的就是不斷向邊疆屯兵,以及運送糧草。
所以雖然邊疆的事情最為緊要和嚴峻,但是朝堂距離邊疆太遠,鞭長莫及,以至於沒有人輕易對邊疆戰事發聲。
戰爭是肯定的了,這個不用說,是大家都預設了的,而具體的部署以及戰略,你遠在上京商量也沒用啊,具體還是要看邊疆的具體情況,隨機應變,這已經是將軍們的專利了。
所以現在朝堂上最熱鬧也是最緊要的事情,居然是華裳的後事。
追封皇后當然是沒的說,但是還是有個別人反對的,除了太子,一些實務派的官員也持有相反的意見,原因到不復雜,也與太子無關。
而是皇后的喪儀太複雜了。
皇后是國母,皇后薨了,那是要舉國戴孝的,三品以上的官員及誥命夫人都要到宮裡白天黑夜地跪著哭靈,這事兒真的是十分之累,在這種時候,累死幾個老頭老太太那都太正常。
除了月份大了的孕婦之外,其他的連告病都不許,不然就是個大不敬,祖宗禮法分分鐘教你做人。
而且華裳的特殊性在於,她沒有全屍。
所謂挫骨揚灰幾乎就是對一個人最大的懲罰了,華裳雖然沒到這種程度,但是也差不多少,燒的骨灰都不剩下多少了,還能更慘麼?
禮部的官員也站了出來,華裳的死法屬於大凶,雖然其個人品質無法挑剔,但是這樣大凶的死法卻是很不吉利的,按照祖制,如此橫死也是無法葬入皇陵的。
那麼問題來了,皇后娘娘不能葬入皇陵,你逗我玩呢?
朝堂上也因此吵成了一鍋粥。
實在是此前未有如此先例,這樣大凶的死法,沒有全屍的骨灰,不論是喪儀還是葬儀都有太多可說道的地方了。
而凡是關於禮儀的東西,都能扯皮好幾個月甚至幾年。
這個將禮儀刻在了骨子裡的國家,你無法去苛責他,這就是他。
喪儀和葬儀沒還分出個好歹呢,皇帝陛下對於禮部呈上來的諡號也行使了否決權。
禮部如今已經成為了眾矢之的,而且他們自己內部都吵翻了,看著實在是亂糟糟的,不像話。
大政殿。
皇帝高坐於龍椅之上,臺階下的大臣們雖然剋制,但是也難掩之間的火藥味,對於士大夫們來說,禮儀是命,鬧得不和分分鐘打群架。
這也還好,是大臣們之間的意見出現了分歧,好歹皇帝一直沒發聲,不然情況恐怕更為嚴重。
皇帝的庭杖是能夠打斷士大夫們的脊樑骨的,明嘉靖帝時期的大禮議就是如此,但是脊樑一旦被打斷,想要再立起來就很艱難了。
誰都明白這個道理,今上更是對禮儀心存敬畏,所以即使大臣們的想法和他不一樣,他也不會輕易下令。
皇帝心中很明白,這件事的爭論雖然看起來規模大,但是畢竟只是一個追封皇后的喪葬禮儀的問題,既不涉及宗法,也不涉及皇統問題,屬於安全範疇,所以皇帝也並未控制。
他心中是很愛華裳的,但是,這種愛不會訴諸於祖制禮儀之上,因為那些東西,那些看起來輕飄飄的、可以隨意更改的問題,是他的統治基礎和政治合法性。
禮儀這種東西就讓臣下們爭論去吧,皇帝如今的焦點集中在華裳的諡號上。
皇后的諡號是要跟著皇帝走的,而今上還活著,自然是沒有諡號的,所以要想給華裳追封諡號,就要先決定皇帝的諡號。
禮部呈上了幾個字:睿、康、景、莊、宣。
這個時代的文臣們還是很要臉面的,選出來的字雖然都有很好的寓意,但是也都不出挑。
皇帝還活著,如今選擇諡號,若是選得太好,難免讓人詬病。所以即使今上是海晏昇平的明君,也沒能得到文、武、仁這樣的好字。
皇帝心中肯定是有所不滿的,但是事關自己的諡號,自己也很難發表意見,不然史官肯定很樂意在史書上記上一筆。
所以最後皇帝無奈地圈了“景”字。
而禮部在之後也正式呈上了為華裳仔細擬好的諡號:孝烈愍溫貞哲睿肅襄天佑聖景皇后。
皇帝見了,提筆就否了。
於是禮部再次呈上為華裳擬好的諡號:誠烈孝肅明德弘仁順天啟聖景皇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