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二郎的手藝
青貓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郝二郎的手藝,替嫁沖喜小醫郎[穿書],青貓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替嫁沖喜小醫郎[穿書]》最快更新 [aishu55.cc]
臨近穀雨,山外想必都已經回暖,山裡卻溼氣愈發重。凌晨時分,窗外有淅淅瀝瀝地下了一陣小雨,打在薄瓦上沙沙的響。
林笙迷迷糊糊醒了一回,伸手摸了一把孟寒舟的額頭,發現他又在低燒了,像小火微微地烘著手心。
昨天孟寒舟逞強結果昏倒在門口,吹了山風,林笙早預料到會有這一遭。不過他直到睡前時還挺有精神的,林笙還以為他長出息了,果不其然,是發在半夜裡。
林笙試了下溫度,估計沒超過三十八度,強行退燒反而不好。就倒了杯水,叫他睜開眼喝了幾口,又把被子蓋好,觀察了一會沒事,便又繼續睡去。
翌日一早,林笙起來,第一個念頭就是先去看看昨晚那些草藥。
結果才坐起來就差點栽回去……就跟被人拆了一遍似的。
這幅身體養尊處優慣了,很少運動,昨天一口氣爬了一整天的山,現在渾身痠痛。
林笙自己揉了揉腰腿,咬咬牙起來了。
藥草還好放在了灶房裡,沒有被雨淋到。灶膛裡面還壓著微微的火星,有些熱度烘著,估計等天一晴,一兩天就全都曬乾了。這些草藥,孟寒舟不可能全用到,他打算還是得去趟城鎮,一來是看看能不能賣掉,再買些其他藥材回來配藥,二來買些米麵用品。
雖然手裡錢不多,但林笙一向認為,錢靠一味節省是省不出來的,該花還是得花。
眼下藥先曬著,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就是去鄰村找找那個郝木匠。
後河村和文花鄉是前後兩個山坳裡的村子,都是同吃一條河的。據孫蘭說,從昨天他們出發的山口,幾百步就有一個岔道是通往梯田的,沿著梯田旁的小道穿過去就是後河村了。
步子快點的,半個時辰就能到,那就是差不多步行一小時左右。
林笙想著早去早回,便回到屋中,用小布兜裝了些錢,斜跨在身上,又到床前搖了搖孟寒舟,拍拍他的肩膀:“孟寒舟,我出去一趟。”
孟寒舟眼神迷糊,整張臉泛著潮紅,大概是沒太清醒,下意識想坐起來,但一下子沒成功。
“你繼續睡吧。我放一碗剛燒開的熱水在這裡,別燙著。渴了就先喝著,回來了再給你煮藥。”林笙把他按了回去,拿來布巾擦了擦他額頭上燒出來的虛汗,“水涼了的話就不要喝了,你吹了風又有點發燒。”
“我今天就去趟鄰村,你不要再亂走了。”林笙打趣了一下,“我不會被老虎吃掉的。”
孟寒舟垂著眸,眉宇緊緊地皺著。沒想到他還記著那隻老虎的事,一走神的功夫,就看著林笙挎著小包出去了。
院門吱呀兩聲,孟寒舟又被一個人留在了家裡。他側身翻向牆面一側,掐了下自己一到關鍵時刻就掉鏈子的腿,自己這個沒用的身子,甚至連出個房門都困難,懊惱得又有些心躁了。
……
文花鄉在河水的下游,好歹還有一些平整的耕地,所以村裡百姓還是多以種地為生。
但後河村那邊地勢不平,房屋都是建在高高低低的丘陵上,梯田的土壤相對貧瘠一些,出產的糧食也不好,所以村戶們大多是種菜賣菜過日子,要麼是會點其他手藝。
林笙照著孫蘭說的地方,進村以後第二個坡上一棵香椿樹底下,院子門口堆了很多木材木屑的院子。
他敲了敲門:“請問郝木匠家有人嗎?”
沒人應。
林笙步子慢,此時日頭已經斜掛上枝頭,估計已經九點多鐘了,村裡其他人都早早起來在做活。倒是這個郝木匠家,這個時辰還緊閉著門。
院牆很高,角落裡束著靠了許多粗壯的木頭,雖隔著一道院牆,林笙也聞到了濃濃的木香,還聽到了嚓嚓的削木頭的聲音。他踮腳看了看,又敲了敲門:“有人在家嗎?請問……”
嘎吱一聲,門縫突然開啟了一條縫,一個面板曬得麥黑的小哥兒探頭出來,瞧了林笙兩眼:“你誰?”
林笙忙後退了兩步:“請問是郝木匠家嗎?我是文花鄉來的,想來定點東西。”
那小哥兒這才開了門,把林笙讓進了院門,摸了摸腦袋說:“你想定什麼?要是床和桌子椅子,倒是有現成的。別的話,得等我爹回來看看能不能做。”
院子一角搭了個棚子,裡頭都是做木匠活用到的工具還有木臺,木臺上鋪著一堆紙稿,橫七豎八地壓著幾把鑿子刻刀,還有個半成品,十字形,前段套著個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