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53放蠱,祝由師異聞錄,陳海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胖的話令我狠狠大吃了一驚,伸出的腳也忍不住縮了回來,望著一層不染的大廳,以及八仙桌上的雞蛋的茶水,想起了少數民族擅長的本領。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歷史的長河裡孕育出了許多分支,東北有出馬仙堂,南方有民間道士。少數民族則擅長使用巫蠱,而巫蠱,是這些民族中的一大特色。

以前走江湖的駱駝客,如果要到苗族這些少數民族去,身上多半都會預備好菖蒲,雄黃等物,因為這些物品是簡單的解蠱之藥,普通的蠱都能被這些藥物給分化掉。

養蠱的多半是巫婆,人們喚他做草鬼婆,草鬼婆的體內基本都有種蠱,她們和蠱是一體的。而蠱雖說是靈物,但也避免不了七情六慾,每五年一個期限的九月甘三,母蠱就會飛出主人的體內,出去與外蠱交配。回來的時候,在主人的體內繁衍出子蠱

子蠱多半被主人圈養,用來做特殊的用途,而當子蠱到了一定的程度時,草鬼婆就要放蠱,當蠱看上某一個人時,草鬼婆要想辦法將蠱放進人的體內,如果不辦的話,草鬼婆就要死。

放蠱,顧名思義就是將蠱轉移到另一個人的身上,如果你去到苗寨,或者來到擅長養蠱的少數民族裡,有一個老婆婆忽然對你很親熱,親切的將你迎進家裡頭,那你可要小心了。

巫匣記裡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三爺,有一次,三爺從廣東前往湘西送貨,路過當地的苗寨時,恰巧救了一位苗族的落水姑娘,由於姑娘肚子裡進水太多,被救起來時已經是出的氣少進的氣無了,三爺只好嘴對嘴的對她進行人工呼吸

救了姑娘以後,姑娘一家為了答謝三爺的救命之恩,熱情得將三爺迎進了家中,姑娘的媽媽遞給了三爺茶水和紅雞蛋,熱情得催促三爺快吃。

然而這個三爺並不是什麼都不懂的愣頭青,他來到這姑娘家裡時,就發現這姑娘的家很不對勁,門沿河地板都打掃的乾乾淨淨,沒有一絲灰塵。凡農村屋舍,沒有一點兒灰塵,多半是養蠱之家,三爺還是有點見識的。

吃飯的時候,三爺輕輕的用筷子敲了敲茶碗,發現茶碗裡面沒有自己的倒影,一敲之下還震動個不停。三爺便知,這飯菜恐怕有蠱。

而主人家遞來的雞蛋,自然也不是好東西了,三爺趁著姑娘的阿媽出屋子外面接待客人,便藏起一個雞蛋,跟姑娘藉口說要上廁所,偷偷溜進了宅子的後院,找到了燒火灶,將藏起來的一個雞蛋扔進了滾水鍋裡。這一扔之下,翻滾的滾水裡竟然浮起了一個湧動著的癩蛤蟆,驚得三爺一身冷汗。三爺知曉,可能是自己與女子有了肌膚之親,而姑娘看中了三爺。所以姑娘的母親想在三爺身上放蠱,將他給留在這裡。於是乎,三爺連忙從後院的牆裡翻了出來,撿回了一條小命。

安南的九巫洞,個個巫女的都精通養蠱,情人蠱向來是巫婆用來束縛男人變心的一種方式,千百年來向來如此。如今阿骨朵想要和我定親,我估摸著她是準備要給我放蠱了。

“阿哥,你怎麼不走了。”阿骨朵搖了搖我的手,一臉嬌羞。阿哥這個稱呼,在安南絕對不是指自己的大哥,而是一個很曖昧的詞彙。

我回過神來笑道:“沒,我有點緊張而已。”

阿骨媽是一個年邁的老婆婆,戴著包帕和頭飾,看起來跟普通的安南婦女差不多,她出來以後,阿骨朵上前恭敬的扶她坐下。

“格桑呀,試試阿媽的手藝吧。”阿骨媽伸出滿是斑點的手,朝我招呼道。

“不了,阿媽,今天我心情很緊張,吃不下東西!”阿古媽的臉色有些變了,但她也不為難我,嗯了一聲以後說:“你將鏈子留下來吧,待會兒我把阿骨朵的香囊給你。”

阿骨媽的話令我鬆了口氣,然而我卻忍不住狐疑了,這事……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看起來是挺簡單的,阿骨媽一點也沒有強迫我和茶水和吃雞蛋的意思,反倒是阿骨朵,毫不避諱的喝下了桌上的茶碗。

難道茶碗裡沒蠱?我這樣想著,輕輕用手指頭扣了一下茶碗,茶碗微微顫動,而且沒有我的倒影,裡面的確是下了蠱無疑。既然這下了蠱,阿古媽應該想方設法的逼我喝下才是呀,怎麼會這麼輕易放過我。

“格桑保兒,你離開一下,我和朵索(姐兒)說幾句。”

我恭敬的行了個禮,走近了後院,將大廳留給了阿骨朵阿骨媽,進到後院以後,我更確定阿古媽是個巫婆無疑。

因為,我在尿缸的旁邊看到了一個紅衣小孩兒。但是,這又不是純碎的紅衣小孩。

第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時空奇境

神緣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