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部分,活色生梟,悟來悟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明白,皇帝第一個點頭,其他大臣也都跟著一起點頭,豐隆誇讚:“不錯,果然是這個道理…還有,全軍都量身打造固然不可行,但是對尖兵、精銳小隊倒不妨多花些心思和銀錢,配上趁手兵器,讓他們勇猛、再勇猛些!”
不出意外的,左丞相再次把‘吾皇聖明’四個字喊得響亮無比。而工部尚書也搶出一步:“微臣也有個想法。鍛造武器時,要是融入這個玄數…比如柄、刃長度之比?這樣的兵器,不知殺傷會不會更大些?”
豐隆點頭大笑:“何妨一試?何妨一試!”
皇帝想出了第一個有關玄數的應用,至少現在想上去、看上去,他的法子的確會讓南理軍力增強些,由此他對這個數字的興致大增,殿上眾人哪一個不是人老成精,眼看著皇帝興致勃勃、先後開口的兩位大臣連受讚譽,人人都轉開心思,仔細琢磨著‘玄數’與本職間的聯絡。
兵部尚書略作沉吟後他認真開口:“楚、韓的蕭山之役;晉、魯的長淮之戰;還有胡夏白頭嶺大戰……”都是中土歷史上的著名戰役,流傳史冊、被兵家奉為必修之學。而兵部尚書所舉的這些戰役,再仔細思量下便能發覺,或佈陣、或兵種組合、或衝陣的切入點,或多或少都能體現出‘黃金比例’。
細緻講解過後,兵部尚書緩緩道:“這個玄數,合於戰事,倘若加以破解…也許能融於戰策兵法!”
事情還沒完,當兵部尚書收聲,殿上長史又開口:“七百年前,洪太祖統一天下,四海臣服,是世上唯一一次中土合併一國的盛舉。大洪盛世兩百年,直到洪熙宗登基,國力開始漸漸衰敗,後經九代帝王,苦撐了一百二十年最終土崩瓦解,洪亡……從盛到衰,究其年長,又何嘗不是一個天地玄數啊。前車之鑑我輩當做警醒,若能破解玄數,或許真能找到永霸中土之術。”
事情越說越玄,皇帝驚訝,群臣苦思,也只有宋陽心思平靜。在上一世裡早有人系統總結過黃金比例在戰爭中的體現、在時間縱軸上對歷史事件的影響。成吉思汗的征戰策略、拿破崙的帝國興衰、甚至二戰中德國對蘇聯的閃電戰等等都在其中,真就彷彿冥冥中自有註定。
不同世界、不同歷史,但天地依舊造化依舊,前生裡的玄奧數字,也照樣是在這一世中的神奇規律。
不知何時,宋陽已經退到了一旁,站在末位一言不發,內心平靜。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自己提出‘天地玄數’,而所有有關玄數的思考、應用,就留給皇帝和大臣們去說吧。宋陽就是要把自己的‘自然領悟’,變成大佬們口中的‘強國之策’,這一來,說宋陽不好便是說他們自己不好;反之亦然,
想誇讚自己又說不出口?簡單得很,贊同宋陽就是了。
**有關‘天地玄數’的討論持續良久,這個話題越說,豐隆也就越覺得當真有一個極大的強國契機,就隱隱約約地藏在玄數之中。古時帝王,哪個不想窺得天機、哪個不想順應天地藉此國富民強成就千秋功業?越討論,皇帝就愈發投入,直到殿外亥時鐘輕悠迴盪,豐隆才回過神來,伸手揉了揉眉心:“今天晚了,到此為止吧,諸位愛卿回去當多加思索,有關玄數之事明日再議。”
說完,他又轉目望向宋陽,笑道:“南理出了你這樣的人才,朕心甚慰。”
不過是句普通讚揚,在之前表現出色的賢能奇士也大都得到類似評語,但是對於宋陽而言,皇帝的話中卻透出了一個重要資訊:你是南理的人才。
一直壓在宋陽頭上、‘此子乃燕人’的頭銜,被皇帝輕描淡寫地摘掉了……
--------------------------
把這章更新提前下,下章會在18點左右上傳,祝兄弟姐妹新春快樂,呵呵,真快啊。
第八十五章 脾氣
待宋陽謝恩之後,豐隆忽然收斂了笑容:“朕選拔奇士,是為了彰顯南理之威,不是為了送禮。由此,朕還有一件事要問你……若把驚蟄換做端午、把此處換做鄒城燕宮,把朕換做燕帝景泰,把這殿上群臣換做五國重臣,你再說出的強國之道,強得是哪一國?”
不是好問,但至少…豐隆把話問出來,總好過不問。
“量變而質變、天地玄數這兩重道理我已經忘記了。草民另有強燕之策,若能赴擂一品,當獻於燕帝。”最最要緊的問題,宋陽沒去鋪墊,直接開口:“犬戎崇奉白狼、有薩滿侍神,但薩滿臣服蠻主,神事僅以祈福、促戰為限,別無其他。君至高,神事輔。”
“吐蕃篤信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