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落皇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五章 鐵棺尋釁(下),大時代1900,沒落皇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生七十古來稀,他還能活幾年,與李二神將這樣的兇惡之人死磕,他是沒那個心氣兒了,這李二神將出手太過惡毒,動輒滅人滿門闔族,誰不忌憚?
狠人不纏,且看他的謀劃如何吧……
李二先生服不服,李大成不管,他要看的是通州的八國聯軍大營,那裡才是關鍵,李鴻章的態度,不算什麼。
任誰看到同胞袍澤,被殺了之後扒了衣服,心情都好不了,三千振威軍悍卒,穿著從死人身上扒下來的日俄軍服,在通州聯軍大營之外為振威軍主帥李二神將架設靈堂時,聯軍大營立馬炸了鍋。
距離當然是有一段的,但八國聯軍想看,自然會看的到,這樣的挑釁日俄受不了,但聯軍不是日俄說了算的,如今的聯軍德國人是主帥,英法美輔佐,日俄派來的人數雖多,但在聯軍之中的話語權,實在是有限。
沙俄,在歐洲也不怎麼受待見,更何況在遠東與英國人的利益有衝突。無論英法,都不會讓沙俄主導聯軍;小日本,明治之前不過一殖民地而已,更沒有話語權。
李大成用出的無賴招數,明顯是要挑起戰爭。這個時候,你的招數越是明確,敵人越是謹慎,通州的八國聯軍就是這樣。
振威軍上下只是穿著日俄的軍服,在那佈置靈堂,遠遠望去軍容齊整。還真有些精銳陸軍的模樣,八國聯軍不開打,他們自然也不會開打。
京城這邊,振威軍不戒嚴,自然也是暢通無阻的。和談已經開始,義和團跑的跑、散的散,自然也沒人會去跟使館區較勁,訊息很快從通州傳到京城,再由京城傳回通州。
百餘萬人即將斷糧,振威軍的主帥不治而亡,這兩樣混雜在一起,就生出了一股狂亂的味道。談判桌上雖說沒有實質性的進展,但大清一方已經算是認輸了,雖說不同意聯軍最初開出的價碼。但對於鉅額賠款,人家還是有意向的。
這樣一來,許多國家的意圖已經達到了,再戰於事無補,日俄的損失就在眼前,德國遠征軍一戰之後損失大半。也在歐美諸國的腦海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陸戰不是海戰,技術優勢並不能主導一切。津沽一戰就是個最好的教訓,在人家的本土跟人家比人數。那是自不量力,八國的人口加起來跟大清差不多,打人頭消耗戰,誰要吃虧顯而易見。
英國人正在經歷的布林戰爭也是個前車之鑑,津沽一仗打完了,大清京津一帶就算沒有戰事了,許多國家也認為沒有再打下去的必要了。
沙俄悍然出兵東三省,也是個很重要的因素,這不僅觸及了英國人的利益,也讓小日本看不慣,對東三省小日本也是野心勃勃的,日俄之間有了利益衝突,慣於佔便宜的小日本也不幹了,英國人不支援,歐美各國也不感冒,小日本騎了牆,沙俄一國想鬧也鬧不出什麼大亂子。
諸方平衡之下,通州的靈堂該怎麼建就怎麼建,談判桌上雙方依舊在扯皮,只是對於京師附近開始北進的難民,眾人都沒了說法,李大成的試探,不僅給難民求了一條活路,也讓李鴻章摸到了列強諸國的底線,賠款已成定局,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了。
幾十萬難民,自然不可能一夜之間遷移,涉及到振威軍的去留,涉及到潛伏在京師的義和團,一兩個月的時間還是要的。
直隸難民要走,振威軍也要走,之前在京師鬧過義和團的人也得走,難民不急著走,振威軍要休整一下再走,最先要走的就是義和團的人馬了,和談,很主要的一條,就是誅殺義和團人馬,這一條就足以逼走京師的義和團了。
至於他們到了蒙古、東三省要做什麼,李大成就不管了,蒙古與東三省,最好的選擇還是東三省,直隸、山東的百姓,有相當數量逃荒到了東三省,這個時候去了東三省遇上老毛子,義和團的人想要沉下去怕是沒什麼機會的,到了東三省,還得接茬再戰吶!
逼走義和團的法子更簡單,也不過是幾句謠言而已,和談在即,洋鬼子要求誅滅之前參加過義和團的人,振威軍已經在準備了,只這一條就足夠了,許多義和團的人,還有好大一部分京師百姓,都自發的加入前往山海關的隊伍之中了。
津沽大戰之後,振威軍的兇名極盛,聽說振威軍要加入絞殺義和團的隊伍之中,許多人都不敢再呆在京師了。
逼走義和團容易,直隸難民跟振威軍的去留,也是個問題,蒙古排外,多數地方也不適合農耕,去那邊的人馬,應當以振威軍為主。
東三省也不會輕易接納幾十萬難民,這些人跟義和團不同,他們到了東三省的生計也是個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