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拂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四章 首尾兩端,葬明,寒風拂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部接受鄭芝龍的統御,故此雖然鄭芝豹有點懷疑方正明此行的目的,但是起初他以為最多方正明也就是看不慣他們鄭家把持紹武朝的軍權,想要離開這裡罷了。
對於那千餘名明軍,鄭芝豹也沒想怎麼樣他們,他們走了正好,也省的他們鄭家要出錢出餉來養活他們了。
但是隨後鄭芝豹才發現,事情沒有他想的那麼簡單,方正明跑的時候,張肯唐也不見了蹤影,接著宮中傳出訊息,說紹武帝也突然失蹤了,鄭芝豹這才意識到出大事了。
於是鄭芝豹一邊派人立即快馬加鞭朝南追趕紹武帝一行人,一邊趕緊派人給鄭芝龍報信。
但是這個時候他動作已經慢了許多,紹武帝在張肯唐和方正明等人的護送下,已經遠離了泉州府,快要進入到漳州府了。
鄭芝龍聽聞這個訊息的時候,紹武帝已經跑了快一天時間了,所以鄭芝龍驚得是目瞪口呆,一時間也有點麻了手腳了。
要知道現如今他鄭芝龍之所以能名正言順的控制福建,最重要的就是他曾經是大明福建總兵官,而紹武帝則是他立足的根本,紹武帝在,他便可以名正言順的執掌兵馬,但是現如今紹武帝突然之間,便棄了他而去,就等於是已經徹底於他決裂,他便不再是什麼紹武朝兵馬大將軍了。
而前段時間因為紹武帝和永曆帝的身份之爭,他鄭家已經和兩廣的永曆朝鬧得是兵戎相見,把永曆朝上下給得罪了個光,現如今紹武帝也棄他而逃,這就等於讓他失去了立足的政治基礎,即便是現在他想向永曆稱臣,估計永曆朝也難以再信任與他了。
所以紹武帝的突然逃走,對於鄭芝龍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打擊,有紹武帝在,他還有一點政治資本,可以名正言順的在福建招募兵馬,跟大中朝相對抗,但是沒了紹武帝,他的身份便非常尷尬了,如此一來,他就不再有合法的身份,充其量也就算是一支私軍,什麼名分都沒有了。
於是聽到這個訊息之後,鄭芝龍被驚得頓時有點手忙腳亂,立即下令派人快馬加鞭趕往漳州府,以期能趕在紹武帝逃到廣東之前,令漳州府的守軍將紹武帝截下來,那樣的話他便還有迴旋的餘地。
可是鄭芝龍最終還是慢了半步,就在他的人趕到漳州府的時候,紹武帝一行人已經提前一步逃入了廣東,漳州駐防的鄭芝龍的兵馬,雖然懷疑他們一行人的目的,但是因為帶隊的乃是時下紹武朝的吏部尚書張肯唐,而且隨行的還有都指揮僉事方正明,而且他們聲稱是奉了聖旨,要前往廣東和永曆朝議和,故此當地守將雖然懷疑,但是也沒有理由截下他們,故此在鄭芝龍的軍令到達之前,便將他們一行人放過了漳州府,進入到了廣東境內。
等鄭芝龍的軍命到達漳州府的時候,漳州守將想要再追紹武帝一行,已經是為之晚矣,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紹武帝逃到了永曆朝的控制範圍之內。
如此一來,鄭芝龍便算是沒了主意了,於是鄭芝龍立即召集他麾下的人等,商議此事該如何處置。
出了這等大事,對於鄭芝龍一系的人來說,無疑讓所有人都亂了分寸,雖然他們也大多知道,鄭芝龍眼下正在和大中朝商議接受大中朝招撫之事,有人便提議,既然現在紹武帝逃離了福建,他們便已經沒有了明朝的官身,與其兩邊受夾板氣,倒不如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現在就投順大中朝拉倒。
但是也有人認為,現在他們投順大中朝,還為時過早,畢竟大中朝尚未給他們鄭軍今後的地位以及身份一個明確的答覆,現如今便急於投順大中朝,很顯然不是上策,現如今雖然紹武帝已經逃離了福建,但是他們手中也並不是沒有牌打,永曆朝肯定是不願意看著他們這樣一支實力很強的兵力倒向大中朝的,所以即便是先前他們鬧得很是不快,但是隻要他們手中有兵有馬還有戰船,那麼永曆朝便不會輕易坐視他們就這麼投順大中朝的。
所以有人提議,如果想要賣出好價錢的話,現在可以先投順永曆朝,然後再跟大中朝討價還價,如果大中朝想要徹底滅掉大明的話,那麼就不得不給他們開出一個好的價錢。
鄭芝龍聽著手下這些文臣武將們的意見,一時間也有點沒了主意,本來他是想要現在就答應大中朝的條件,投順大中朝拉倒,但是因為大中皇帝肖天健不許他私養私兵,這年頭手頭有兵馬,才能腰桿硬,這本錢一旦沒的話,他鄭家就等於成了俎上之肉,只能任憑大中朝宰割了。
於是鄭芝龍思量再三之後,還是決定同時跟兩邊聯絡,先看看誰的開價高再說,就在紹武帝逃離福建之後,鄭芝龍終於在漳州息兵罷戰,並且派出了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