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清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四章 劉振,三國之董卓之子,日月清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卻說呂布跳出戰圈之後,便手持方天畫戟,一步一步地朝著董卓走來。
董卓見狀在心中腹誹了一句:“沒想到本太師還是個烏鴉嘴,說什麼來什麼!”然後轉過身朝著身後的幾個護衛說道:“呂布過來了,去會會他吧!”
他這話說的有點沒頭沒尾的,讓人摸不著頭腦,其身後的護衛還有十來個,也不知道那句話究竟是對誰說的。
董卓的話剛剛說完,便立刻有人越眾而出,抬眼一看正是剛剛那個不安分的護衛。那護衛走到董卓的身前,擋住董卓,做護衛狀。
只見此人年紀在二十二三歲,身高八尺有餘,身形修長,乍一看與董守業的身形彷彿,卻一身普通小兵的裝扮,面容堅毅,雙眼神光內斂,倒是生就一副不錯的皮囊。
手中拿著一杆軍中制式長槍,卻是反握在背後,這姿勢像是一個星爺的唐伯虎造型。長槍槍尖在右肩之上,斜斜地刺入空中,左肩上斜揹著一柄長劍,總體看上去賣相不錯。
呂布靠近之後,看著這個護衛在董卓身前的人,以其敏銳的直覺感覺出此人頗為不凡。
話說呂布在董卓麾下也有兩年多的時間了,卻是對此人一丁點兒印象都沒有,不知道是根本就沒見過此人,還是此人平日裡不起眼容易被人忽略,便說道:“未請教閣下尊姓大名?”
那人聞言淡淡一笑,說道:“劉振劉子軒,一個無名小卒而已。”
董卓在其身後聞聽此言,哈哈大笑道:“奉先,若是今日你沒有背叛本太師,此人應該和守業一樣,也得稱呼你一聲義兄!”
呂布聞言大奇道:“你也是太師的義子?”
劉振點了點頭,不置一詞。
呂布看到董卓在明知自己想要上前擊殺他,卻依舊能夠言笑如常,看來此人手上的武藝相當不凡,被董卓倚重,應該是可以抵擋自己。於是心中對於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劉振愈發忌憚起來。
說起這個劉振劉子軒,不僅是呂布沒有聽說過,就連董守業都不知道此人的存在。按理說董卓敢讓此人在此時出現,抵擋呂布肯定不會是無名之輩。而此人卻的的確確是籍籍無名,看來董卓也是將此人隱藏的夠深的,應該是其最為依仗的後手之一,董卓對其的信任應該是比呂布還要高。
劉振其實是董卓六七年前收的養子,當時董卓之子董守業隨其恩師九宮真人上山學藝,董卓膝下無子,沒人陪伴,感覺空落落的。
一個偶然的機會,董卓在攻擊邊章、韓遂等人率領的叛軍之時,遇到這個劉振。當時他還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孩子,跟隨著一群流民流浪,幾乎就要餓死了。董卓領兵遇著這股流民,因見此人的身形氣質與其子董守業有點相似,不禁有點思念兒子,一時興起之下,便將當時的劉振帶在身邊,思念兒子時看看此人倒也是個安慰。
而後劉振便一直跟在董卓的身邊,因為他是個孤兒,沒找沒落的,但是為人聰明機警,深得董卓的歡心。董卓高興之下便認其為養子,不過這件事董卓並沒有公開,所以基本上沒有人知道此事。
董卓年輕時以武勇出名,是聞名天下的勇將,沒有過人的武藝也沒辦法在西涼戰場上浴血拼殺。而且其培養武將方面也極有心得,西涼軍麾下猛將極多,很多人由原來的籍籍無名變成如今以武勇出名的勇將是離不開董卓在其成長道路上對其武藝的點撥的。
由於董卓看出劉振是個練武的好苗子,便在閒暇時候教授其武藝,這個劉振可以說是董卓武藝方面的衣缽傳人。劉振天賦過人,又有董卓這樣的高手培養指點,因此在武藝修煉一途上進境極快,而且因為董卓的關係,劉振還得以拜一代劍術宗師王越為師,與其學習劍術。
王越是個官迷,一心想要在仕途上能夠有所作為,想要當個大官兒,光宗耀祖。其再成為當今天子的劍術老師一事中,如果沒有董卓的點頭是絕對不可能的。要是不能確定王越的心思,放任這樣一個武功高手在天子身邊,出入宮禁,教授天子劍術,這對於董卓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
不知道王越用了什麼方法最終使得董卓同意其教授天子劍術,而作為回報,王越答應將其劍術傾囊相傳給劉振,劉振因而得以拜入王越門下。
王越在**弟子方面比起董卓還要更勝一籌,像其徒弟史阿在歷史上就曾經與曹丕比試過劍術。當然歷史上記載的是曹丕勝利,先不論此事的真假,單說史阿能夠與曹丕比試劍術這件事,足以看出史阿的武藝高強,名揚天下。再者混得不錯,人脈極廣,竟然能夠有機會與曹丕比試劍術,這個行為的本身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