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清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七章 想要和談,三國之董卓之子,日月清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在董守業與韓遂馬騰交鋒之後不久,韓遂與馬騰便派出信使來求見董守業。
那使者首先代表韓遂與馬騰向董守業的全家表示衷心的祝福,然後便又拐彎抹角地暗示董守業,表示韓遂與馬騰願意接受朝廷的招安,願意與董守業開啟對話的大門,開始和談,請董守業派出使者到其軍中商談具體的事宜。
董守業在西涼折騰這麼就根本就是為了安撫韓遂與馬騰,讓他們各自返回其駐地,減輕董卓在這方面的壓力,現在對方主動提出,董守業又豈有拒絕之理。
董守業便聚集其麾下文武,商討此事兒。
一種文武將領都在董守業的中軍大帳聚集之後,董守業便開口說道:“諸位,現有韓遂與馬騰派出信使與本公子聯絡,表示願意和談,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賈詡見狀便率先說道:“公子,我軍出發之前便有意先打後談,今日韓遂與馬騰主動提出此事,正好藉機罷兵,解決完西涼諸事之後,儘快返回長安。”
董守業之前曾經隱隱約約地與賈詡說過對於此次出兵父親董卓許下的一些底線。並且讓賈詡與一些將領通一下氣,可以說也是提前打好了預防針。
現在和談的時機已經到來,那就儘快促成此事才是。
董守業現在雖然人在西涼,但是一直擔心著父親董卓的生死,不願意在西涼耽擱太多的時間,以免長安城內的父親董卓發生意外。
想到這董守業便說道:“主諸將之中是否還有其他意見,亦或是有什麼更佳之言?”
說完便望了望場中的眾人,這一切在出發之前都已經定下的策略,現在正是施行策略的時機,當然不會有人在這個節骨眼上反對,來觸董守業的黴頭。
既然沒人反對,那便是要選出一個人選出使韓遂、馬騰二人的軍中。
說實話,董守業軍中目前可選擇的人選並不多,也就是賈詡、杜畿、張既,或者是再加上個李傕這幾個人而已。
當然賈詡作為董守業的軍師,讓他出使倒是有點大材小用了,若是韓遂與馬騰心生歹意,謀害賈詡或者是扣留賈詡,那董守業的損失就有點大了,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想到這兒,人選的範圍就更加縮小了。
董守業將目光從這三個人的身上一一掃過,正待發話。
卻聽到一句“末將願意作為公子的使者,到韓遂與馬騰走一遭”。
董守業抬眼看去,出聲請命的正是張既。
還沒等到董守業說些什麼,便又聽到兩個聲音,先後傳來“末將願意作為使者,替公子會會韓遂與馬騰”,原來李傕與杜畿也紛紛出言請命。
董守業見狀笑了笑,顯然是對這個結果還是比較滿意的,畢竟這一次出使也是有危險的,一不小心觸怒了韓遂與馬騰便是身首異處的結果,要知道韓遂與馬騰可都是殺人不眨眼的主兒,而且這段時間,董守業可沒少得罪韓遂與馬騰二人。
一代名將岳飛曾經說過:“文官不貪財,武將不怕死,如此便可以天下太平!”
作為這天下最大的一方諸侯之子,董守業未來也是個大領導,當然希望自己的手下能夠英勇善戰,不會貪生怕死。這樣才能使自己將來的事業蒸蒸日上,更有一番作為。
董守業沉吟一陣,便說道:“此次出使之事便有勞德容去走上一遭。”
張既聞言大喜,抱拳應聲道:“末將遵命,定然不會辜負公子的一番厚望。”
其他二人見到張既得了差事,雖然有點鬱悶,但是也沒有辦法,誰讓自己的反應滿了半拍,讓張既佔了先手了呢?
這趟出使雖然有點風險,但是功勞絕對不小,無論是誰出使,對其以後在董守業麾下的發展都非常有利。
******
張既簡單收拾一下之後,便領著麾下的十幾個軍士,帶著些許禮物,動身前去韓遂與馬騰的軍中拜會這二人。
到了韓遂與馬騰的軍營之外以後,卻並沒有人到大營之外迎接張既。
反而整個大營之內的氣氛極其壓抑,殺機凜然。
張既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哈哈大笑一聲,然後大聲朝著答應內說道:“貴客來訪,主人何不速速出門迎接?”
那大營外負責守把的將士見著張既那張狂的模樣,頓時二話不說,立刻便有幾十個軍士掣起手中長戟,快步趕至張既的身邊,將張既的十幾個人包圍起來。
說道:“爾等乃是何人,為何擅闖我軍大營?難道是活得不耐煩了嗎?”
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