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清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四章 李儒與牛輔2,三國之董卓之子,日月清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牛輔聽完李儒的話,有點不明所以,驚愕地看著李儒。

李儒卻是笑吟吟地看著牛輔說道:“便是天下人都背叛守業,李某也斷然不會相負。”

牛輔聽罷,一愣,隨即明悟,這李儒乃是董守業成長路上的關鍵人物,董卓年事已高,其心思大多都是放在董守業身上,而且其人深受董卓的知遇之恩,若是說此人會背叛董卓,牛輔是斷然不會相信的,想到這,便說道:“大姐夫不必試探與我,牛輔有幾斤幾兩心中卻是清清楚楚,若是讓我領兵安守一地,自認可保此地無虞,若是讓我領兵征戰,卻是非我所長。況且岳父父子二人對我恩重如山,斷然不會相負!”

李儒聞言,便點了點頭。

原來這牛輔最開始加入董卓麾下時,並無顯著本事,武藝雖然不錯,可在西涼軍一眾猛將之中也算不上頂尖。於是便不太受到董卓的看重,很少讓其領兵作戰,卻經常讓其留守後方。

誰知道這牛輔卻是個怪胎,雖然領兵打仗,進攻敵人沒有什麼本事,但是防守卻是很有一套。幾次留守大營,都做得極為出色,成功挫敗了敵人想要偷襲大營的計策。

西涼軍中能征善戰的將領一大堆,但擅長防守的卻是獨此一家。

董卓沒想到牛輔竟然在防守方面如此出彩,便對其刮目相看,從此之後,對牛輔依之為臂膀,作為心腹培養,但凡需要留守,皆讓牛輔主持。

牛輔也不負董卓重託,將留守之地打理得固若金湯,無論董卓在前方征戰的結果如何,都能有家可歸,深得董卓的信任與看重,後來還將二女兒嫁給牛輔,將其正式納入西涼軍核心。

而牛輔自此也是養成一個特色,便是防守極佳,進攻乏力。這也是當初董卓派遣牛輔進攻白波軍失利的原因,不是其無能,而是其能力根本就不在進攻上。

過了一會,牛輔又說道:“大姐夫,你智謀甚遠,鮮有人能夠比及,不知為今之計,該當如何?”

李儒聞言,略一沉吟,然後慢慢地說道:“立刻點起兵馬,渡過黃河,抵達洛陽,收攏徐榮與李蒙麾下軍隊,然後西進函谷關,會合董越,繼而趕至潼關之下,儘量收服段煒麾下兵馬,若是一切順利,人馬足以攻下長安,最後前往長安與守業會合,攻下長安,為太師報仇!”

牛輔聽罷,有點猶疑,便問道:“這些人中何人比較有把握與我等一起?”

李儒聞言,冷笑一聲,說道:“這些人若是同意則罷,若是在此關鍵之時拖我軍的後腿,等到守業攻下長安之時,便會騰出手來,將這些異己之人一一誅殺。”

頓了頓又說道:“守業對徐榮極為看重,平日裡多曾結交。在洛陽戰場守業曾經將之以為左膀右臂。我料此人斷然是心向守業,我等渡過黃河,到達洛陽,先與其會合。屯兵陽城的李蒙,其之所以能獨自領兵,便是拜守業所賜,守業於他可以說是有知遇之恩,此人應該也會同意興兵,輔佐守業。屯兵函谷關,駐守弘農的董越,乃是董氏宗族之人,雖然血脈較遠,但守業一直視之為叔父,平日裡頗為尊重,大見親待,若是想要獲得此人幫助應該不難,況且身為董氏族人,長安朝廷斷然不會輕易放過他,若是大難來時,恐怕第一個受牽連的就是他。至於段煒,此人出身世家,雖然太師待其不薄,但其是否會領兵響應我等卻是不得而知。”

牛輔聽罷,信心倍增,卻是突然想起一事,繼而問道:“大姐夫,岳父身邊精兵強將無數,又有守業麾下之人也是武藝過人,便是真的對上呂布也不見得輸與他吧?呂布縱然是武藝無雙,但也雙拳難敵四手,為何卻是如此結果?”

李儒聞言,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神色複雜地說道:“是我棋輸一著,沒想到敵人竟然算到禍起蕭牆,進而離間,故而釀成如此大禍!”

牛輔聞言大驚道:“難道是岳父之侄董璜?”

李儒點了點頭說道:“不錯,的確是他,不僅僅如此,李肅也背叛了太師!”

牛輔便道:“請大姐夫將事情的經過詳細說明。”

李儒又是長嘆了一口氣,緩緩說道:“守業在離開長安之前,便曾猜測有人慾對太師不利,而且主掌即可領兵誅殺,此舉雖然可以消除隱患,卻是有點冒失了,我便出言阻止。守業便讓我小心防備王允與呂布,並且將其麾下的大將華雄與典韋二人留在太師身邊。我便稍作佈置,讓太師出入之時,將華雄、典韋、樊稠、張濟四員大將帶在身邊護衛,並且讓郭汜率領五千兵馬,隨行護衛,又讓太師的另一義子劉振化妝成小兵跟隨太師的身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