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清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二章 攻城1,三國之董卓之子,日月清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初平三年三月二十日,徵西將軍董白董守業以為父報仇為名率領十三萬大軍,號稱二十萬圍攻長安城。

此時,董卓身死不過二十日,大軍將長安城團團圍住,蚊蠅不進。

董守業騎在馬上,身後便是一杆大旗,大旗上鮮紅無比,放佛是鮮血沾染,上著以帶著翅膀的灰熊,不怒自威,殺機凜凜。又有兩杆略小一點的白色大旗,左側一杆大旗上書上書:誅殺王允。右側一杆大旗上書:為父報仇。

便見董守業驅使著坐騎,單騎來到長安城西門下,結義二哥張遼跟在身後護衛。

走到一個相對安全的位置,董守業止住坐騎,朝著城牆上大喊道:“城上的諸位將士聽著,本將此次舉兵意在為父報仇,誅殺王允等人,與爾等將士無關。王允暗設詭計,謀殺我父,此舉著實可恨,身為人子,若是不能為父報仇,又有何面目立於天地之間。爾等將士只要不扈從王允,開啟城門,將其押解出來,本將保證將善待爾等。如是爾等冥頑不靈,跟隨王允一起對抗大軍,只怕本將二十萬大軍過處,爾等皆會化為齏粉。如何行事,權且思之!”

這番挑撥離間的話一出,城樓上立刻是議論紛紛,不能禁止。

王允見狀,立刻越眾而出,大聲說道:“匹夫放肆,那董卓欺凌天子,鴆殺何太后與弘農王,犯下滔天大罪,人人得以誅之!老夫殺之不過是順勢而為,爾等不明是非跟隨董白小兒犯上作亂,難道不怕項上的人頭不保嗎?”

董守業聞言,哈哈大笑,繼而說道:“王允老兒,死到臨頭還敢口出狂言。竟然敢汙衊先父,我來問你,你說先父鴆殺何太后與弘農王可有真憑實據?”

王允聞言一怔,便出言答道:“此事乃是人所共知,又何須證據!”

董守業聽罷又是一陣長笑,然後說道:“王允老兒,想你也是當朝司空,豈能因為些許流言蜚語便認定是先父鴆殺何太后與弘農王。眾人皆知弘農王的封地在弘農,其被廢黜之後,便與何太后一起前往其封地,我來問你,你可曾親身前往弘農王的封地核實此事?”

王允一下子被噎住了,訕訕地說道:“不曾核實,此事乃是天下共知,又豈用核實?”

董守業一聽,便大聲說道:“沒有真憑實據便妄加揣測,胡亂給先父安上罪臣之名。以我看來,此事怕是你王允老兒不岔先父身居高位,妒火難止,便處心積慮圖謀先父,好取而代之。如今先父身死,你便執掌朝綱,身居高位,可以說是最大的得益者,難道此事還有假嗎?”

此言一出,城牆上的議論之聲變得越來越多,幾乎是不能禁止。

這下子,王允更加是啞口無言,的確董卓死後,其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現在朝中也是以其為尊,董守業所言雖然有些強詞奪理,卻也是不爭事實。

只見這老小子一張老臉被憋得通紅,猶自強顏爭辯道:“簡直是胡言亂語,亂放厥此,老夫誅殺董逆乃是奉了天子詔書,正大光明。倒是你這黃口孺子,不待罪反省,反而興兵攻打長安,難道是想要造反不成?”

董守業聞言,大笑一聲,說道:“王允老兒,世人都說你是正人君子,以我觀之不過謠傳而已。眾人周知,當今天子乃是先父所立,先父於天子有從龍之功,而且天子對先父信任有加,先父一直輔佐天子處理朝政。先父曾言,天子聰慧聖明,將來必是有道之君,待到其年長之後,便要還政與天子,試問天子又豈會自斷臂膀,下令誅殺心腹大臣。這一切都是你擅自做主,幹天子何事?”

王允經過這一番口舌上的爭鬥,終於發現自己想要在言語上佔便宜是不太可能的了,便將心一橫,說道:“是非曲直,自有公斷,老夫又豈會與你這黃口孺子爭那口舌之利。長安城城高牆深,堅固無比,老夫倒要看看爾等烏合之眾能將長安城奈何?”

董守業聞言,頓時大怒道:“老匹夫,等到董某攻下長安之時,看看爾等還敢不敢如此囂張。”

王允在城牆之上冷笑一聲,聲似嘲諷道:“董白小兒,你便放馬過來吧,老夫倒要看看爾等烏合之眾能否攻下長安!”

董守業見狀,知道再也不能在言語上佔到什麼便宜,便不再與王允做那口舌之爭,打馬返回己方軍陣之中。

入陣之後,大聲喝道:“傳本將將令,全軍立刻開始攻城。”

一聲令下之後,便聽到軍陣之中傳來陣陣緩慢而低沉的鼓聲。

咚咚咚地以著一種高亢的旋律,傳入人的耳中,傳進人的心間。

負責攻打長安城西城門的正是張遼與李蒙,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