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清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校場,三國之董卓之子,日月清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董守業與劉振簡單交談幾句之後,看著對面受傷的主人,大聲說道:“軍醫何在,還不盡快上前為眾將士療傷。”說完之後,便立刻有軍醫上前。

田景卻說道:“主公,我等的傷勢皆已控制住,不妨事的,休養幾日便好。為今之計還是儘快商議起兵為老主公報仇才是。”

董守業聞言,掃過眾人,重重說道:“如此也好,眾將立刻隨本將進入郿塢商議軍機。不得有誤!”

說完之後,便領著眾人護著董卓的屍身返回郿塢之中,又下令軍中大小將領立刻到大廳議事,不得有誤。

在這之前董旻與賈詡二人早就讓人準備好靈柩以便安放董卓的屍身。

便將郿塢內的議事大廳作為靈堂,同時也依舊在此議事,董守業跪坐在主位之上,身後便是父親,朝著父親看了一眼,開口說道:“諸位將軍,將我父遇害之經過向本將一一道來!”

華雄等人便將當日發生的一切原原本本地說出來。

董守業聽完之後,握緊拳頭,指甲刺入手中,鮮血直流,卻是默然不語。

旁邊的董旻卻是一拍案几,大聲喝道:“忘恩負義的畜生啊!這董璜二哥在平日裡待之猶如親生,沒想到卻在關鍵之時背叛,立刻將之從董氏族譜出名,來日攻破長安之後,本將必當將這畜生的人頭割下來祭奠二哥!”

賈詡卻出聲說道:“左將軍暫息雷霆之怒,此事容後再議。不過有一事,賈某有些不明,呂布在此中表現有些奇怪,不知諸位可否發現?”

華雄聞言,陷入回憶之中,過了一會兒,便說道:“起初呂布在背叛太師站到王允身前之時,臉色頗有猶豫、愧疚之色,在交戰之初也並未用盡全力,只是後來不知怎麼卻突然狀若瘋虎,大開殺戒,難道其中還有什麼苦衷不成?”

董守業聞言心中一動,卻也沒什麼頭緒,便說道:“此事只能以後再慢慢查明!如今我軍重點應該放在起兵之上?”

頓了頓,對著董旻說道:“叔父,是否要將父親先行安葬,讓他入土為安!”

董旻卻搖搖頭頭說道:“害死二哥的兇手一個都沒有擊殺,二哥在九泉之下又豈能明目。主公必須攻下長安,手刃仇人,才能讓二哥閉眼安息!況且二哥心念長安,等我等進入長安之後,將其安葬在長安周邊也算是還了二哥生前的一番心願!”

賈詡聞言也說道:“主公,古人常言哀兵必勝,我軍扶太師靈柩而進兵,必能激發一眾將士計程車氣。”

董守業點了點頭,說道:“如此也好,便讓父親靈柩位於三軍之前,我等抬棺進兵。”

又下令道:“立刻傳令下去,全軍將士校場集合。”

一個時辰以後,三軍將士聚集與校場之上,黑壓壓的一片,肅穆不已。

董守業站在高高的帥臺之上,看著黑壓壓的將士們,心中底氣復起,便大聲說道:“眾將士,先父仲穎公當年率軍進入洛陽,奉迎少帝,穩定洛陽局勢,而後主政洛陽,穩定時局,沿襲漢祚,使得朝廷威嚴復在。又以少帝無狀,改立天資聰敏的陳留王為當今天子,可謂是勞苦功高,以一己之力保住大漢社稷。但是王允小兒,不岔父親身居高位,而暗中圖謀,聯絡呂布、李肅等人,設下陰謀,刺殺我父。我父遭此陰謀,不幸身死,本將身為人子,為父親報仇乃是人倫大義,因而決定三軍從即刻起為父親披麻戴孝,然後殺入長安,報此血海深仇!”

臺下眾將士群情洶湧,紛紛大聲附和道:“報仇!報仇!報仇!”

董守業雙手虛抬,往下按按,示意眾將士安靜,繼而說到:“父親死後我等無所歸依,原本此事與爾等關係不深,爾等自可解甲歸田,迴歸鄉里。但本將接到探子密報,說王允老兒不岔將士們追隨先父擾亂天下,便在長安城內立下誓言要誅殺盡涼州人,眾將士何其無辜,若是我等解甲歸田,只需三五亭長小吏,便可將我等縛之。只有起兵殺入長安才能有一線生機。”

臺下又附和道:“殺入長安!殺入長安!”

董守業頓了頓,又說道:“若是不出本將所料,三五日之內,王允老兒必將派兵前來郿塢,攻殺我等!凡我將士,必要厲兵秣馬,修兵制甲,全力迎戰!”

此話說完之後,臺下頓時議論紛紛。

下面的董旻、賈詡等一眾將領也不知董守業為何能篤定立刻會有人來出兵攻打郿塢,紛紛對視一眼,相互垂詢,目前的細作並沒有打探到有任何的訊息是關於此事的,不過仔細思索之後,覺得此事也是極有可能,便紛紛出言附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非常識性主神遊戲

懶中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