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清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三章 董璜,三國之董卓之子,日月清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蔡琰招親時,那蔡邕根本就不願意董守業做自己的乘龍快婿,其心裡的人選是自己的徒弟衛仲道。古代婚姻講究的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蔡琰就是再喜歡董守業,只要蔡邕不點頭,還是成不了事兒。那時董卓還真不能豁下臉來帶兵搶人,後來之所以採用點頭,其背後還不是董卓在其身後施加壓力,又在其他方面對蔡邕進行讓步,給足了面子,這樣才促成了這段婚姻。
對於這一切,董守業不是傻子,自然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不感動,那是不可能的。
對於這樣的好父親,身為人子,自然是要為父報仇手刃仇敵。這也是當初董守業當初一聽到董卓身死的訊息怒極攻心,滿口吐血的原因。
但董璜是董守業的堂兄,是董卓、董旻的親侄子,董守業下手時自然是有顧慮。
兄弟鬩於牆而喋血攻殺,這樣的事兒,董守業做起來有顧慮,而且也要顧及到叔父董旻的感受。
董璜、董守業都是董旻的親侄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一個處理不好,便會引起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煩。
現在董旻既然已經開口,董守業也不好多說什麼,便與董旻一起率領著部隊往西門前進。
此時城外的兵馬依舊是在攻城,董璜見到城內有兵馬朝著己方趕來,看旗幟正是西涼軍,不是城內守軍的番號,心中暗叫不好,趕忙分出一部分人馬上前抵禦,同時吩咐心腹將士,伺機突圍。
董守業與董旻率領兵馬來到西門,董守業正要下令進攻,卻被董旻攔住。只聽董旻對著董守業說道:“守業,對面守衛將士中大部分原是西涼軍麾下將校,殺之甚為可惜,不如前去招降。”
董守業聞言,點了點頭,對身邊的董越說道:“董將軍,安排將士喊話招降!”
董越正要答話,卻聽董旻說道:“不用派人,老夫親自上前招降。“
董守業點了點頭,讓身邊的董越護著董旻。
只見董旻一騎當先,越眾而出,董越趕緊帶著人馬跟在起身後。
董旻執鞭打馬,抖擻精神,來到北門的雍門城門陣前,大聲喝道:“兒郎們,老夫乃左將軍董旻,爾等其中有不少人曾經見過老夫,在老夫麾下當過職。老夫與爾等也算是有幾分香火情,今日老夫不願多作殺孽。爾等投降便是,只要放下刀槍,不與老夫為敵,老夫願寬恕爾等,饒爾等一條小命,前塵往事,既往不咎。”
這西涼軍原本都是董卓的私人軍隊,董旻作為其二當家的(以前董卓是大當家的,現在董守業是大當家的,董旻一直都是二當家的)自然是好多人都認識,好多人都聽過其指揮,一見到故主,自然是生不出為敵的心思。那董璜雖然是其統領,但畢竟是時間比較短,影響力根本比不上董旻。董卓董旻兄弟二人對西涼軍的影響可以說是深到骨子裡的。
董璜此時便是想要發出什麼命令,卻也比不少董旻的幾句話。一時之間,對面的將士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部將手中的武器仍在地上,然後朝著董旻跪下,口中拜道:“卑下見過左將軍,我等無知,望乞恕罪!”
董旻見狀,摸了摸鬍鬚,肅聲說道:“爾等今日之舉便算是戴罪立功,都先下去吧,老夫待到戰事了結,再做處置!老夫說話算話,絕不會食言而肥!”
話一說完,便吩咐下去,立刻有一隊將士上前,將投降的將士押解下去。
投降的將士中原本有一部分是原先的禁軍,此時見著同僚都投降了,也生不出什麼反抗的心思,眼見對面並沒什麼濫殺無辜的舉動,只是一些反抗這進行擊殺,於是一個賽一個似的放下武器,加入到投降大軍之中。
不一會兒一這隊負責抵抗的人馬便所剩無幾了。
這時,在城門上率軍抵抗的董璜,聽到身後,並沒有什麼喊殺之聲,覺得有異,便安排心腹打探,得知結果頓時是嚇得渾身一激靈,滿頭冷汗刷刷地往下流。這隊人馬被董璜派到最北邊的雍門,此時兵馬折損,估計雍門已經失守。
董璜現在所在的位置是西門中間的直城門,也是支撐不了多久。
只見董璜一屁股坐在城牆上,六神無主,不知如何是好。
良久,才緩過神來,對身邊的心腹說道:“今日我等怕是死無葬身之地了,快快收拾兵馬隨我下城,看看能不能找出一條生路。”
說完便迅速集結人馬,往城樓之下走,準備前往西門最南邊的那道門章城門,從此門突圍而出。
兵馬剛剛集結完畢,正要開赴南面的章城門,只聽一聲大喝傳來:“孽畜董璜,哪裡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