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清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六章 接人,三國之董卓之子,日月清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領頭之人摘下套在頭上的面照,朝著蔡邕拱手一禮,說道:“末將是校尉胡軫胡文才麾下,奉我家校尉之命,特來營救蔡中郎、蔡小姐。”
蔡邕聞言怒哼一聲:“老夫留在長安城內有何不可,無需勞煩閣下費心!”
領頭之人顯然是對蔡邕的反應早有預料。也好不為意,繼續說道:“眼下情況危急,片刻耽誤不得,校尉曾言,若是蔡先生父女隨我等出去。徵西將軍見著蔡先生父女無虞,自然會心情大好,善待長安城內外的百姓,破城之後則不會大開殺戒。若是先生有恙,恐怕長安城危矣!,蔡府門外的守衛已經被我等誅殺,王允手下很快便會發現此間之事,如何行事,還請蔡先生快快定奪!”
蔡邕聞言,沉吟片刻,說道:“如此,且容老夫收拾一下!”
領頭之人卻是說道:“那倒不必,徵西將軍不日便可攻長安城,只要蔡先生父女二人安然無恙便好!”
蔡邕聽完,也不爭辯,隨著那人,準備出發,又差人將蔡琰叫醒。
府門外早已經有一輛馬車在等候,眾人護衛蔡邕、蔡琰父女二人上了馬車,然後趁著夜色秘密潛行。
行了一段路程之後,又有一行人前來接應。
此時,一隊巡查士卒,正在巡邏,這一隊人馬的行蹤自然是瞞不過去,只見負責巡查的小將,走到近前,大聲喝道:“前方何人,如此深夜為何匆匆行走?”
領頭之人此時已經是換了一身行頭,正是一個小將模樣,便對那巡查小將說道:“我乃侍中董將軍麾下胡軫校尉的親衛,校尉夫人病重正要前往北門太醫府上醫治,若是耽擱片刻,恐怕夫人性命危矣!"
巡查小將又問道:“既然是胡校尉夫人病重,卻又為何看不見胡校尉?”
領頭之人答道:“校尉肩負重任,今夜正在北門戍守,又豈能擅離職守?”一邊說,一邊在暗中做出一個手勢,示意手下見機行事,隨時準備誅殺巡查之人。
今夜負責此區域巡查的乃是呂布麾下的一隊士卒,呂布麾下的幷州軍與董璜麾下的禁軍也不是很對付。要是擱在平常刷囊簡單說一句,就會各自散開,可是幷州軍畢竟看著禁軍有點不爽,所以便多問了幾句。這也是為什麼領頭之人暗中做出手勢要準備誅殺對方的原因。
兩方雖然不和,但還沒有到撕破臉的時候,而且雙方在表面上還是攻守同盟,要同心協力才能把守住城池,因此,巡查小將也不敢太過為難對方,以免矛盾擴大,引發雙方之間的火拼。
因此,見著詢問的差不多了,便沒有繼續深究下去,放其通行。
領頭之人,見著對方無意於將事態擴大,便暗中打出一個手勢,示意手下放棄誅殺對方,稍作等待。
雙方等了幾眼之後,領頭之人便護衛著馬車上的蔡邕、蔡琰父女二人,繼續前行。
在馬車停下之時,馬車上的蔡邕還是比較緊張的,還以為事情洩露,雙方要開始火拼,緊張的滿頭大汗。可這個老小子畢竟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雖然頭上都是汗,可依舊是面色不變,坐在馬車上巍然不動。車上的蔡琰畢竟是第一次經歷這種事兒,小心肝撲通撲通地跳哥不停,一顆心都要到嗓子眼兒了,幾乎忍不住要叫出聲來,可是隱隱約約地看到父親面上篤定的神色,一顆心又漸漸平復下來。可是那種壓力依舊是讓蔡琰渾身冒汗,稍微有些顫抖。
蔡邕感覺到女兒的一樣,知道是其太過緊張,便伸出大手,將女兒的手緊緊握住,另外一隻手在女兒的手背山拍了拍,默默地安慰女兒。
感覺到父親手上傳來的手溫,蔡琰緊緊抓住父親的手嗎,心情終於平復下來,身體也不再顫抖,不再緊張。
終於,車伕輕輕甩起馬鞭。馬車緩緩地向前行駛。
過了一段時間,馬車已經走到北門附近,在領頭之人的帶領下漸漸轉向,沒入北門附近的一個軍營。
軍營內,胡軫一身戎裝,聽到手下傳來蔡邕已經到達軍營的訊息之後,一顆心終於放了下來。這蔡琰可是老主公董卓親自點定認可的兒媳婦,是西涼軍未來的主母,自己今日能保得主母的平安,也算是立上大功,到時候返回董守業麾下的時候也能有點底氣,能夠被未來的主公看重。而且今日救了蔡琰,便是一份人情,蔡琰將來也可以對自己照拂一二,來日也可以地位穩固,即便是出現些許差錯,有這份人情在,也能保全性命。
這一瞬間,胡軫臉上忽悲忽喜,想了很多,有些發愣。
身邊的親衛,卻是說道:“校尉,眼下蔡中郎已經到達軍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