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清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章 賞賜(二),三國之董卓之子,日月清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董守業說道:“父親教訓的是,孩兒自然知道此事,不過,孩兒官職一事不過是件小事,範不著因此而與滿朝公卿唱反調。只要咱們父子二人兵權在手,誰都不能把咱們怎麼樣。”
李儒聽到董守業的話,附和道:“守業,言之有理,太師三思啊!眼下長安城內局勢平穩,犯不著因為一個官職而再起波瀾!”
槍桿子出政權是硬道理,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一樣的。
此時,董卓聽完董守業與李儒的勸解,怒氣稍微有些平息,接著問道:“文優,依你之見,該如何是好?”
李儒聞言,沉吟一陣,然後說道:“太師,依小婿之見,不如將守業拜為破虜將軍。一來,太師也曾任過破虜將軍,如此顯得子承父業,天經地義,自然是無人敢出言反對。二者,將軍之號,足以自重,況且仍舊統領本部兵馬。”孫堅目前的官職也是破虜將軍,卻出兵反叛朝廷,現在董守業既然將其擊敗,董卓便一直詔書將其解職即可,也沒什麼人敢廢話。
董守業這邊也出言附和道:“父親,孩兒覺得大姐夫所言極是,所謂官職並不重要,只要能為父親分憂就行!”
董卓想了想,嘆了一口氣,說道:“如此也好,先當個將軍過渡一下,等過幾年,多立一些功勞,到時候為父再讓你做個大將軍。”
董守業聞言心下鬆了一口氣,說道:“孩兒謝過父親!”其實,董守業還真怕董卓堅持要給自己弄個大官兒,到時候再搞的長安城血流成河就不好了。作為一個從二十一世紀穿越過來的人來說,實用主義絕對要比面子工程要好,只要手中掌握實權,就算是什麼職位都沒有,也照樣可以呼風喚雨。現在董守業的情況便是如此,只要董卓這棵大樹一天不倒,自己的小命就有保障,無論是官職還是軍職都不是問題。要是董卓突然掛了,那一切就很難說了。
想到這兒,董守業不禁心中一冷,暗道:“無論將來情況如何,有些事情也該提前佈置了。”
這時候李儒突然說道:“太師,守業官拜破虜將軍這件事很重要,咱們可都得放在心上?”
董卓有些不解地問道:“文優,此言何意啊?”
李儒答道:“當年孝靈皇帝生前沒有將太子之位穩定,反而想要廢黜太子劉辯,改立王美人所生的劉協為太子,結果搞得天下大亂。現如今太師應該引以為鑑,確立守業的地位,讓有些人斷了念頭。”
董卓聽到李儒話裡有話,不禁沉吟一會兒,說道:“文優言之有理,剛剛進京之時,守業尚未歸家,音信全無,生死未卜。當時我曾誇下海口,對有些人胡亂許諾。如今看來,卻是有些孟浪了。今日我既然有此麒麟兒,那當然是子承父業,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
這事要從當年董卓進京說起,當時董守業回到河東卻沒有見著父親董卓。
董卓也不知道自己的幼子到底身在何方嗎,是生是死,畢竟是身逢亂世。
此時的董卓已經達到洛陽附近,那時候董卓身邊只有侄子董璜在身邊,這董璜也是個心思乖巧的人,很討董卓的喜歡。有一次,董璜陪著董卓喝酒時,董卓曾經酒後失言說將來要把自己的基業交給董璜,董璜自然是高興不已,信以為真。
這董璜雖然很討董卓的喜歡,但是能力方面卻是一般般,作為一個普通將領是沒有什麼問題,武力也還說得過去,卻不是什麼可以獨當一面的人才。所以董卓也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
後來為了招攬呂布,董卓也曾向呂布許諾了一些東西,呂布的能力可不是董璜能夠比擬的,這也是呂布願意效力董卓的一個重要原因,當然這個事情在很多歷史裡都沒有提到,只有董卓、呂布和李儒三個人知道。
現在董守業出現了,在能力方面表現得也不比呂布差,關鍵還是董卓的親生兒子。所以問題就來了,當初董卓許諾給董璜、呂布的一些東西就無法實現了。
關於這件事,董卓的弟弟董旻在董守業第一次領兵出戰時就已經明確表態表示支援董守業,讓自己家族的人將來執掌董家的事業,董卓當時也是認可的,畢竟是自己的親生兒子。
現如今李儒再次將此事丟擲檯面,就是說明作為董卓的心腹,被其視為左膀右臂的李儒也正式表態支援董守業了。要是普通的繼承權問題,比如兄弟之間爭奪父親的繼承權,那像李儒這種聰明人是不會輕易表態的,至少不會如此地明目張膽地表態。目前的情況,是乾兒子與親兒子的較量,這結果就非常明顯了,一般人誰也不會猜不出結果。
只要是腦子比較正常的人,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