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清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五章 緩兵之計,三國之董卓之子,日月清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堅既然決定不會交出傳國玉璽,也就不願意花錢買路。若是花錢買路,則顯得孫堅有點心虛,豈不是不打自招了。所以,孫堅繼續態度強硬,想要好好地再與董守業鬥上一番。
不過,現在孫堅的兵力比不上董守業,如果是選擇選擇硬拼,那肯定是要吃虧的。不能硬拼,那就只能智取。
兵法有云: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意思就是以正規的形式交戰,以異於正規的形式獲得勝利。通常是被用在一方有優勢時,另一方相對弱勢,這時弱勢的一方只有出奇謀,才能以弱勝強。
現在董守業與孫堅之間的形勢便是如此,董守業比孫堅的兵馬要多、要強,所以選擇興堂堂正正之兵直面孫堅,而孫堅若是同樣選擇正面決戰,那失敗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兒,除非董守業腦子突然壞掉了,犯下不可挽回的錯誤,否則孫堅戰勝董守業的機率便非常小。這時候孫堅要強扭轉乾坤,只能是設下奇謀,才能力挽狂瀾。
孫堅面臨的問題是其作戰風格一直是直來直去,以硬碰硬,幾乎沒有用過什麼深邃的計謀,而且身邊都是善於衝鋒陷陣的猛將,也沒有什麼智謀之士。唯一的兩個文官角色,一個是潁川太守李旻,一個是孫堅的長史公仇稱。
可是現在這兩人也不存在了,長史公仇稱被西涼軍大將張遼陣斬,潁川太守李旻被西涼軍大將徐晃俘虜,後來也被斬首示眾。有道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孫堅身邊連一個智謀之士都沒有,又怎麼能設下奇謀妙計呢?
好在孫堅也是沙場征戰多年,經驗豐富,也有幾分機智,沒吃過豬肉,還能沒見過豬跑嗎?
權衡再三之後,孫堅選擇的是夜襲。
夜襲是以弱勝強的不二法門,但是也有非常大的風險,因為古代人幾乎都有夜盲症,在漆黑的夜裡幾乎是目不視物,更別說是出兵作戰的,弄不好還沒打到敵人,自己的人馬就崩潰了。
雖然風險大,但成效大,是典型的小投資高回報。
夜襲的關鍵就是要有突發性、隱蔽性。
若是夜襲的計劃提前被敵人發現,而有所防備,那隻能是自取其辱,損兵折將,所以必須做到出其不意,讓敵人沒有防備;在進兵夜襲是要注意隱蔽,不能還沒跑到敵人的營門前就被敵人發現了,那樣只能是前功盡棄。
一般的做法是人銜草馬銜枚,在馬匹裹布,儘量減少馬匹製造出來的噪音,同時禁止士兵大聲喧譁,隨意交談。
另外儘量摸黑行軍,少點火把,甚至不點火把,以減少光亮,深夜裡最引人矚目的絕對是光源。
孫堅既然決定要偷襲董守業,那肯定要先麻痺對方,讓對方對自己放鬆警惕,防備鬆懈,為此孫堅派出信使去面見董守業。
帶著孫堅的“誠意”,信使來到董守業的大營之中。
董守業也不阻攔,立刻讓人放入,見到來人之後,董守業問道:“你家主公讓你前來,所謂何事?”
信使朝著董守業施了一禮,然後說道:“回稟董將軍,我家主公差我前來是為了之前雙方商談相借糧草之事。”
董守業裝模作樣地表示了自己很吃驚,然後繼續問道:“如此說來,你家主公同意借糧了,具體怎麼說。”
信使答道:“我軍目前尚有一月糧草,大概是兩萬石,我家主公說兩家交情不淺,願意拿出一萬時,贈送給董將軍,將來也不用償還。只求董將軍讓開一條道路,讓我軍返回豫州,我家主公目前舊疾發作,急需回到豫州療養。”
董守業聽到孫堅身體有問題,頓時來了精神,繼續問道:“孫叔父一直身體強壯,沒想到卻突然抱恙在身,真是令人意外啊!我軍軍費仍有不足,孫叔父可曾提到願意借我一些軍費渡過難關啊?”
那信使搖搖頭說道:“臨別之時,我家主公曾經吩咐過在下,軍中現在錢財不足,實難相借,至於三千兵丁之事,我軍麾下皆是豫州人士,自從魯陽參軍,征戰在外已有一年,十分思念家鄉,想要返回故土乃是人之常情,還望董將軍能夠理解,不要為難我軍。”
有道是:漫天要價,坐地還錢。孫堅派出信使的目的就是跟董守業討價還價,以此來麻痺董守業。畢竟董守業開出的條件十分苛刻,是誰都難以接受,討價還價才是正常,若是滿口答應那就是令人懷疑了。
董守業低頭想了一會兒,然後說道:“此事本公子仍需與部將商議一番,有勞信使轉告你家主公,本公子明日便會派人答覆。”
信使聞言便不多說什麼,離開董守業的大營之後,回到己方軍營之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