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清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二章 二袁爭鬥(一),三國之董卓之子,日月清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岱殺了橋瑁之後,便派遣自己的心腹王肱作為東郡太守,鞏固自己的地盤。
劉岱殺完橋瑁之後,作為盟主的袁紹非但沒有出言聲討,率領群雄為死者討回公道,反而跟劉岱一樣朝著自己昔日的盟友開刀。之前袁紹是用了計謀佔了韓馥的冀州,現在袁紹將自己的矛頭指向自己昔日的盟友,指向自己的弟弟袁術。
當然這裡面有一段曲折,當初孫堅殺南陽太守張諮投靠袁術,後來袁術為了拉攏孫堅便表其為豫州刺史,此時袁紹作為盟主行車騎將軍,任命百官,袁術這廝一直與乃兄袁紹不對付,所以在表奏孫堅為豫州此時的時候便沒有知會袁紹。
那袁紹作為天下諸侯的盟主,天下人望之首哪能吃這虧啊?現在謀奪冀州之後,實力大漲,也騰出手來了,於是便下令讓周昂做豫州刺史,並支援周昂拉起一支人馬來與孫堅爭奪豫州刺史,爭奪豫州的主導權。
再有袁紹已經收到孫堅在洛陽獲得傳國玉璽的訊息。
袁紹收到這個訊息之後是震怒不已,沒想到孫堅匹夫竟然如此大膽,獲得玉璽之後不將玉璽交給聯軍盟主,反而私自藏匿,此舉將置盟主於何地,簡直是無法無天。傳國玉璽者玩意兒是國之重器,社稷之寶,誰不想要?孫堅一匹夫爾,何德何能竟然藏匿傳國玉璽,應該把重寶獻給聯軍盟主才是。既然給臉不要臉,不把寶貝主動獻出,那就只能是自己動手搶了。
有人說袁術是個小人,心胸狹隘,睚眥必報,那以此推知作為其一個老子造出來的袁紹其心胸也不會大到那裡去,所以袁紹沒有對孫堅客氣。
於是,袁紹給周昂下了兩條命令。第一條,便是與孫堅爭奪豫州,控制豫州;第二條便是從孫堅的手中搶回傳國玉璽,最好能搞死孫堅。
為了預防萬一,防止周昂不是孫堅的對手,袁紹還弄了個雙保險,讓荊州劉表攔截孫堅,逼迫他交出傳國玉璽。自從關東聯軍組建以來,其內部就紛爭不斷,內鬥不已。
關東聯軍分屯三線,其勢力之間也漸漸產生聯絡,最終演變成三個部分,一是袁紹、劉岱、張邈、張超、劉表組成的聯盟;二是袁術、公孫瓚、陶謙組成的聯盟;三是一些中立派、騎牆派等等。(曹黑子現在屬於袁紹的部下,還沒有成為獨立的勢力,所以暫時不做討論。)這三派中以袁術、公孫瓚、陶謙三人聯盟的實力最強,但是袁紹一派聯盟中的人才多,發展後勁強。目前袁術實際控制南陽,透過孫堅控制豫州,公孫瓚麾下有這群諸侯所沒有的強大騎兵,陶謙佔據徐州;反觀袁紹佔據冀州,劉岱、張邈、張超是兗州勢力,劉表佔據除南陽之外的荊州,所以兩派之間,雖然袁術聯盟一方略微佔優,但總體來說不相上下。
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周昂既然決定做袁紹的走狗,那肯定得為其主子分憂。所以,周昂在接到袁紹的命令之後便帶著麾下人馬馬不停蹄地趕往陽城附近,尋找孫堅。
周昂這次不是自己來,還帶著幫手,其一便是自己的弟弟周喁,周昂,是揚州會稽人,有兄弟三人,分別是周昕、周昂、周喁,是揚州會稽人。老大周昕字泰明,現任丹陽太守,老二週昂,字仲明,會稽人,現任九江太守,老三週喁字仁明,目前還沒有官職。
此兄弟三人都是袁紹的鐵桿粉絲,忠實部將,也是袁家的門生故吏。周昕與周昂都是混揚州那片的,而周喁卻是混兗州那片的。
袁紹便是任命周昂為豫州刺史來與袁術表奏的豫州刺史孫堅來爭奪豫州。而周昂的另外一個幫手就是大名鼎鼎的曹孟德。袁紹同志之所以讓曹黑子來輔佐周昂,主要是考慮到小弟曹操現在在自己的帳下也無所事事,天天在那兒吃閒飯也不是個事兒,總該給他找點事情做,也好發揮發揮點餘熱。
再一個就是曹操與周昂兄弟三人的關係也比較要好,尤其是周喁,當初曹操在陳留起兵時,周喁還曾贊助曹操二千餘人。這樣的處置,部將們之間關係融洽,合作起來也比較愉快,成功率也會相對地高一些。
曹操自從汴水追擊西涼軍兵敗之後,對以袁紹為首的關東諸侯失望透頂,有點心灰意冷,所以回到陳留之後,沉寂一段時間,以觀時變。可是曹操終究是一個閒不住的人,在家無所事事了一點時間之後,便帶著夏侯兩兄弟,曹氏兩兄弟前往揚州募兵,以期重整旗鼓。
按理說揚州能有什麼精兵,要想徵兵還是邊地士卒為佳,其地羌胡與漢人雜處,民風彪悍,英勇善戰,吃苦耐勞,是精兵的不二之想。揚州之地,江南水鄉,吳儂依依,軟不叮噹的,能有什麼精悍計程車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