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清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七章 陽城局勢,三國之董卓之子,日月清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在袁紹與袁術兄弟為了爭奪豫州而大打出手的時候,董守業已經帶著勝利之師踏上返回長安的路。
原本董守業也沒有想到袁家兄弟二人會如此迫不及待的倒戈相向,董守業雖然憑藉著穿越者得身份知道袁家兄弟早晚會內訌,卻也不知道具體的細節,畢竟歷史書上記載的只能是大概,不會十分精細,而且也不知道會被多少人篡改。
董守業原來的打算是將孫堅逼出洛陽之後,讓大將李蒙順勢接管袁術與孫堅的糧食中轉基地-陽城,這個計劃在董守業與孫堅的妥協中也算是雙方的一個默契,畢竟孫堅退出洛陽之後,在短期內很難重整旗鼓,與其死守陽城刺激董守業,反倒不如就著下坡驢把陽城讓給董守業。
可是雙方都沒想到的是竟然是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來,袁紹派周氏兄弟以及曹操這麼一攪和,董守業頓時有點不高興,可也沒什麼辦法,既然已經決定率領大軍離開洛陽返回長安,那就不可能再回到洛陽繼續與袁氏兄弟爭鋒,而且也沒有那麼多的糧草。若是單憑著李蒙的五千人馬想要在袁氏兄弟之間撿便宜,也不太現實,無意於火中取慄,虎口奪食。
董守業的本意是讓李蒙率領人馬進駐陽城,對袁術、孫堅保持一定的威壓即可,同時守住洛陽南側門戶,讓袁術、孫堅不敢輕易北上。
現在事情既然已經到了這個地步,董守業也不會讓李蒙去冒險,於是便命令李蒙暫時主持洛陽南側伊闋關、軒轅關、大谷關三關的防務,尤其是伊闋關,不得有失。
洛陽南側三關,尤以伊闋關最為重要,伊闋關在三國以後也被稱為龍門關,曾有“龍門一失,洛陽不保”的說法,在董守業看來,只要伊闋關不失,再伺機取得陽城即可,不必急於一時。
至於孫堅也不會顧忌之前與董守業達成的默契,自從離開洛陽之後,孫堅就想離董守業遠遠的,再也不要有什麼交集才好,至於陽城,只要袁術沒有意見,他孫堅也不會在乎。現在袁術同意孫堅從陽城撤退,那是再好不過了。
可是現在的情況是袁紹派人來爭奪陽城,孫堅不禁有點惱怒,袁紹這種行為讓孫堅非常心寒,不過此時孫堅也不願意在袁氏兄弟之間的爭鬥中出什麼力,於是在陽城與周氏兄弟以及曹操率領的人馬做過一場,打退了對方之後,便勸袁術返回大本營魯陽。
在孫堅看來己方離開陽城之後,其歸屬便是與自己無關了,無論是袁紹佔領也好,還是董守業得到也罷,雙方愛咋咋地,打個你死我活更好。
不過,孫堅想看到雙方爭鬥的情況卻並沒有出現,因為李蒙率領的人馬在關內十分克制,一直沒有出頭。
西涼軍出身的將領,沒有幾個不是火爆脾氣的,李蒙雖然心下也覺得自己可以出關在袁氏兄弟之間見縫插針,趁亂拿下陽城。雖然對方的兵馬較多,但是接連而來的勝利讓李蒙覺得所謂的關東諸侯不過爾爾,比不上自家公子的一根手指頭。
可是想要董守業臨走與自己的對話,李蒙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
當時,李蒙問董守業:“公子,我軍戰力強悍,雖然人數只有五千,但在雙方人馬之間周旋仍然大有可為,何不觀二袁鷸蚌相爭,而我卻漁翁得力呢?”
董守業當時笑了笑,對李蒙說:“眼下我軍在洛陽征戰多日,出兵之時所定的戰略目標皆以達到,洛陽方面戰事基本結束,若是貿然插入二袁的爭鬥,豈不是節外生枝。況且目前我軍的主要任務還是保住洛陽,防守其北、東、南三面,最好的局面便是洛陽平靜無戰事,這才符合我軍的整體利益。出兵陽城,即使有所斬獲,那不過是一城一地的得失,無關於大局,相反如果貿然出手,反而會刺激二袁,以為我軍有東進之意,使其停下爭鬥,共同對抗我軍。“
董守業頓了一頓,嘆了一口氣,繼續說道:“我軍現在糧草不多了,不足以進取。”
李蒙仍不死心,繼續追問道:“公子,那前段時間我軍幾番大勝斬獲頗豐,難道不能抽出一些來供給五千人馬使用。”
董守業沒有答話,看了看旁邊的賈詡。
賈詡見狀,便道:“李校尉,現在洛陽的局勢剛剛穩定,諸多戰俘需要安置,屯田事宜也在有條不紊的展開,這些事情都需要大量的糧草來支援。我知道李校尉立功心切,可一切尚需從大局出來,何必在意一時之得失。只要你跟著公子,還怕將來立不到功勞嗎?”說完笑眯眯地看著李蒙。
李蒙聽完,雙手抱拳道:“李蒙謹記公子與軍師的教誨,絕不擅自出戰!”
董守業聽完李蒙表完決心,往前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