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清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判(一),三國之董卓之子,日月清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堅自從在洛陽城內獲得傳國玉璽之後,便打定主意要返回江東。卻不知自己已經中了董守業二桃殺三士之計。
這一切都是董守業之前佈置下來的計策,之前董守業考慮到孫堅,或者是其他諸侯有進入洛陽城內的可能,便將自己已經找到的傳國玉璽作為誘餌,讓對方上鉤。
董守業在孫堅進入大谷關之後,並沒有立刻前往洛陽附近狙擊孫堅,反而就地休整,熠熠遲遲地耽誤了幾天。
等到確認道孫堅已經進入洛陽之後,董守業率軍快速開拔,經過鞏縣,到達侯氏縣,然後一路向西,一直走到前亭北側,停軍駐馬,等候孫堅軍。
前亭位於伊闋關與大谷關之間的位置,其靠近伊水,離伊闋關較近。
孫堅軍要是離開洛陽最好是往南走,從洛陽南側的三個關隘中挑選一個出關。
但是現在董守業駐軍在前亭附近,等於是卡在孫堅南下的必經之路上。
當然孫堅也有可能從洛陽的其他幾個方向繞回江東,不過那種機率是微乎其微的。
現在孫堅在洛陽,其西側是西涼軍中郎將董越麾下人馬把守的函谷關,其東側是西涼軍中郎將徐榮把守的虎牢關,其北側倒是沒有什麼兵力把守,不過孫堅要是選擇北側,恐怕要繞行大半個中國,而且一路也是兇險無比,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到達江東。
東西兩側皆是雄關漫道若是孫堅選擇強攻那絕對是一番血戰,即便是孫堅能夠僥倖獲勝,其麾下人馬估計也是所剩無幾,兵馬損失殆盡之後,也無力面對一路上的各種君子小人。
所以,對於現在的孫堅來說,即便是洛陽南側有人攔截,其從南側突圍的機率更大,面臨的風險也是最小。
現在的孫堅是不得不鑽進董守業給其挖好的陷阱裡。
孫堅唯一慶幸的是現在洛陽附近只有自己一方人馬,沒有人知道自己擁有玉璽,也沒有人與自己搶奪傳國玉璽。
孫堅選擇從洛陽城南側的主城門宣陽門離開洛陽。洛陽城有十二個城門,分別是東側的建春門、東陽門、青陽門,南側的開陽門、平昌門、宣陽門、津陽門,西側有承明門、西陽門、上西門,北側有大夏門、廣莫門,設有十二城門司馬,把守十二城門。宣陽門是洛陽城南側的主城門,坐落在洛陽城南北中軸主幹道上。孫堅從宣陽門率領大軍走出,看不到一個守把城門的軍士,一時之間有點不捨,那麼好的一座城池,自己卻無力佔據,真是太可惜了。
孫堅一路沿著靈臺一路往南,渡過伊水一直往南走,看來是想從大谷關出關。
董守業在前亭附近打探到孫堅不日就要到達大谷關,於是帶領人馬,在孫堅的必經之路上等待孫堅。
孫堅的探子也打探到董守業已經在前方等待自己的訊息,有點不明所以,不知道董守業打得是什麼鬼主意。
不久,董守業派出信使給孫堅傳信,要求與孫堅見上一面,談談心、敘敘舊。
這下子孫堅更加迷惑了,趕忙與自己的弟弟孫江商議一番。
孫堅將董守業的寫的信遞給孫靜,然後問道:“幼臺,依你之見,董白小兒此舉何意啊?”
孫靜仔細地將手中的信件看了兩遍,然後對自己的兄長說道:“董白小兒一直行事詭異,不按常理出牌,兄長應該對其多加防範才是。”
孫堅嘆了一口氣,說道:“為兄也知道董白那小子是一肚子壞水,但是眼下我軍兵力不如對方,若是與之硬抗,恐怕是輸多勝少。”
孫靜想到董守業也感覺到有點無力,便對孫堅說道:“兄長,常言道‘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如今董白小兒仗勢欺人,咱們應該想個萬全的主意才是。”
孫堅笑了笑,說道:“哪有什麼萬全的主意,唯今之計,只有兩條路可以走,或戰、或和而已。”
孫靜試探著說道:“兄長,董白小兒此舉是不是想要與我軍談判啊?”
孫堅反駁道:“我軍與西涼軍是生死仇敵,咱們之間能有什麼好談的。”
孫靜接著說道:“兄長你看,現在董白小兒可以說是卡在咱們南歸的必經之路上,卻沒有主動攻擊,其必有所圖。兵法有言‘先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董白小兒比猴兒還要精明,怎麼會白白放過這麼一個大好機會呢?”
孫堅感覺孫靜說的也有幾分道理,於是接著問道:“幼臺,你覺得咱們可以與董白小兒談什麼呢?”
孫靜想了想,說道:“以咱們之前與董守業交手的情形來看,對方是個不肯吃虧的主兒,他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