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清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七章 刺殺,三國之董卓之子,日月清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董守業獻完禮物之後,整個壽宴的重頭戲也算是上演的差不多了,在董卓的提領下董守業再一次在長安城內各方面的大人物之中露了個臉。

董卓對於寶貝兒子董守業今日在壽宴上的表現也非常滿意。

整個宴會熙熙攘攘,馬上就要走入收尾階段。

這時候一些不入流的人物也開始向董卓獻禮,這所以在宴會即將結束的時候送禮,是因為送禮也需要排隊,即便是你再有錢,也得排在像王允、皇甫嵩、馬日磾等大人物的後面。

此時的董卓心情頗好,大有佳兒在手,天下我有的感覺。

要說男人這一輩子,最高興的事兒不是自己混的多麼牛逼,多麼厲害,而是自己一手培養的好兒子混的比自己還要牛逼,比自己還要厲害。

子孫血脈的延續,基業長青才是永恆的主題。無論是誰,都會有這般的想法。

只見董卓樂呵呵地坐在寶貝兒子剛剛獻給自己的太師椅上,左顧右盼,頗為自得。也許左顧右盼這個詞用的不是非常貼切,但是董卓坐在太師椅上,老大的屁股左右挪動,卻是個事實。即便是權勢滔天的大人物也會有小孩子般見獵心喜的時候。

此時,旁邊的管家唱道:“議郎丁管獻上賀禮,寶瓶一個。”僕從從外面抱進來一個漢代的陶瓷瓶,外表釉面光滑,呈玻璃質狀,高約莫三十公分,下粗上窄,上沿口徑約莫五公分,整體呈灰白色。

頓時坐席中一人越眾而出,抱起寶瓶,說道:“啟稟太師,此寶瓶名叫琉璃釉功臣寶瓶,乃是高祖皇帝平定天下之後,為了賞賜一眾功臣而命匠師鑄造。當時絳侯周勃也在封賞之列。此琉璃釉功臣寶瓶便是當年高祖皇帝上次給絳侯周勃的,周勃死後,此寶瓶歸屬其子周亞夫之手。而後周亞夫蒙冤入獄,絕食而死,自此周氏一族逐漸沒落破敗,寶瓶也從流出,幾番輾轉,落入下官之手。今日適逢太師高壽,特意獻給太師。”

董卓用眼睛瞟了瞟,對這個寶瓶也是蠻喜歡的,便道:“原來如此,丁議郎有心了。如此寶物,何不留著自家把玩?”看樣子是要客氣一番。

丁管在下面自然也不會覺得太師今年不收禮,收禮只收腦殘金,接著說道:“太師乃是朝廷柱石,大漢肱骨,乃是天下大德,如此寶物當然是有德者居之。”

這個馬匹以下就拍到董卓的心裡去了,誰不喜歡被人誇呢?只見董卓樂得不行,長笑一聲,說道:“那就呈上來給本太師看看。”

旁邊的僕從見狀,便要上前將寶瓶搬到董卓的案几上。那丁管卻是在這時止住僕從,要自己親自動手給董卓搬過去。

只見這老小子,稍微捋了捋袖子,走到寶瓶旁邊,輕輕地搬起來,慢慢地走到董卓案几的旁邊,小心翼翼地將寶瓶放在董卓身前的案几上。

要說漢朝時人們的著裝都是寬袍大袖的嗎,雖然看起來非常好看,風度翩翩的,可是做起什麼事兒來,確實是非常地不方便。

這丁管看來是榮華富貴享受多了,身子骨非常孱弱,沒有經常鍛鍊,這不也就辦了個沒什麼重量的瓶子,卻是累的都冒汗了,額頭上,鼻尖上,臉上都是汗珠。

丁管走到指著案几上的寶瓶,說道:“太師請看,此寶瓶上繪製的圖案乃是祥雲,異常精美,乃是稍有的佳作。”又走近案几,輕輕地將寶瓶倒過來,指著寶瓶底部的款識,說道:“太師請看,這是寶瓶的落款。”

董卓聞言,便將腦袋往前稍稍探出,順著丁管所指,看著寶瓶的落款。

突然,丁管左手扶著寶瓶,右手解開寶瓶封蓋,往瓶內一掏,掏出一把匕首,照著董卓的胸口便是使勁兒刺出。

董卓征戰沙場多年,如今雖然老邁,但是掉了牙的老虎依舊還是老虎。只見董卓在千鈞一髮之際,將身子一挪,堪堪避過丁管刺過來的匕首,身下的太師椅卻是隨著董卓身體的移動,失去重心,隨著董卓的身體一起倒過去。

只聽轟隆一聲,董卓與身底下的太師椅一起摔倒在地上。頓時,滿堂人驚呼,不知所措。

那丁管得勢不饒人,拿著匕首欺身而上,一直落座在席上陪著師父鄭泰飲酒的董守業見狀大驚,連忙從案几旁站起身來,迅速衝到董卓的身邊。

描述起來篇幅較長,而實際發生卻只是在電光火石的一瞬間。

董卓倒在地上還沒來得及爬起來,身後的丁管就已經衝過來,此時董卓手中沒有武器,也沒辦法還擊。丁管照舊是不管不顧,拿著匕首就要往董卓的身上捅。

眼看匕首離董卓的身體非常近,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怮

秋暝

天武霸尊

十九道

漢末沉浮記

何子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