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輓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1章 論佛,網遊之我是掌門,風中的輓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既是如此,雲掌門這邊請。”三位老尼相繼起身,引著雲歌往前廳而去。
“這……”雲歌見她們絲毫沒有讓儀琳起身的意思,猶豫了一下,說道:“三位師太,在下有個不情之情,不知……”
定逸性子火爆,知道雲歌是想為儀琳求情,說道:“既是不情之情,那就不必說了。”她對雲歌並無惡意,只是不喜外人對恆山派內部的事情指指點點。
一直沒有說話的定靜師太卻是微微一笑:“雲掌門,請說。”
雲歌嘆道:“儀琳小師傅和在下有過一面之緣,能否請三位師太免了她的責罰,讓她起來說話。”
“我白雲庵的事情,需要你一個外人插嘴。”果然,定逸師太聞言,怒喝一聲。
老尼姑果然脾氣火爆,更年期到了啊。雲歌心中腹誹,臉上卻是一臉誠懇地望著定閒師太,恆山派定閒是掌門,她的態度才是關鍵。
“這就是雲掌門的第二個請求,求情?”定閒師太一臉平靜,看不出她心裡在想著什麼。
雲歌面露微笑,卻是一臉誠懇:“正是如此。”
儀琳跪在那裡,既感委屈,又覺無助,忽聽一個親切的聲音在替她求情,忍不住擔起頭來,正好迎上雲歌那熟悉的笑容,不由得俏臉為之一紅。
定靜師太雙手合什,說道:“阿彌陀佛,儀琳跪在佛前。非是責罰,而是為了讓她修心明性,誠心禮佛。”
“阿彌陀佛。”定閒師太沒有停步的意思。誦了一聲佛號,緩步向前走去:“起是不起,不起是起啊。”
這是什麼節奏?考我對佛謁的理解還是……
情急之下,雲歌只得語出不敬,責難道:“佛是用來禮的嗎?”
此言一出,三位老尼俱都停下了腳步,看得出來。似是對雲歌的妄語有所不滿。
“佛是煩惱,煩惱是佛啊!”雲歌一臉神棍模樣。故作高深地說了一句,他自己也沒有完全弄得懂得話。
定閒師太停下腳步,轉過身來,說道:“這是一代名僧趙州禪師的禪語。看來你對禪理也有所涉獵啊。”
雲歌微笑道:“在三位師太面前,不敢妄談佛理,倒是想說一個故事給諸位多多。”
“雲掌門,請說。”
雲歌不理會眾人詫異的眼光,說道:“趙州禪師常常說,‘佛是煩惱,煩惱是佛’,眾弟子聽了冥思苦想,不解其意。紛紛請示禪師。禪師就向弟子說,佛的煩惱是為了一切眾生,你們知道要如何免除煩惱嗎?”
三人顯然是聽過這個故事的。定閒卻是好奇雲歌能講出什麼新意來,不由得順著他的話說道:“免除煩惱做什麼?”
雲歌繼續說道:“是啊,是啊,趙州禪師也是這樣反問的。但這樣我的疑問就來了,如果佛的煩惱是為了一切眾生,那他又問‘免除煩惱做什麼’。那麼是不是說。他就是要看眾生受苦?而他在旁念煩惱煩惱,就算是成佛了。”
“歪理!佛為眾生煩惱是覺悟。無須免除。而我們要將佛放在心裡敬重他,而不是掛在嘴邊妄想成佛,俗語說禮佛禮佛,就是以最純然的心禮敬佛祖。”定閒師太就算再好的脾氣,也有點受不了雲歌這一嘴的歪理邪說。
雲歌沒有理會她們的憤怒,又繼續問了一遍:“佛是用來禮的嗎?”不等三人回答,便又繼續說道:“禮佛是好事,但好事不如無事。執著在好事,便有相對的壞事存在。孰不知,無事才是真正的好事。一切作為,如果不能明心見性,無非是浪費時間。”
定逸師太卻是再也剋制不住自己的火爆脾氣,怒道:“你說我們在浪費時間?”
雲歌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如果佛只是在一旁煩惱而沒有作為,那一切為眾生,是為在哪裡呢?如果真的為了教化儀琳,為什麼讓她一味陷在痛苦之中,而不是讓她看見佛陀慈悲的一面?”
“這……”雲歌這一通胡言亂語,聽起對佛有點大不敬,雖是歪理卻偏偏叫人無從反駁。他那一臉神棍的模樣,連一直跟在他身後的蒼風、暮雪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雲歌哪裡管這些,繼續說道:“是不是存在著這樣一種可能,你們這些修佛的,都已經被某種形式制約住,讓所謂禮佛變為一種儀式,讓所謂教化變成一種教條,而忘了道心的初衷是不拘於形。為什麼儀琳要跪著不起,為什麼學佛、修佛、禮佛、敬佛一定要用這種苛責的姿勢,是不是因為你們忘了佛祖一切為眾生的初衷,而只記得禮佛是好事,因為形式與教條不能拋卻,所以儀琳小師傅只能長跪不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