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的輓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3章 笑傲江湖曲,網遊之我是掌門,風中的輓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深秋的雲麓山層林盡染,波瀾壯闊之中又有一股江南山水的獨特韻味。

潺潺溪水聲中,忽然傳來錚錚幾聲古琴調拭之音,緊接著琴聲響起,曲調甚是優雅,繼而柔和的簫聲夾入琴韻之中,琴聲清幽,簫聲柔和,配合得極是合諧。

琴音漸漸高亢,而簫聲卻慢慢低沉下去,有如遊絲隨風飄蕩,卻連綿不絕,忽聽瑤琴中突然發出鏘鏘之音,似有殺伐之意,但簫聲仍是溫雅婉轉。過了一會,琴聲也轉柔和,兩音忽高忽低,驀地裡琴韻簫聲陡變,便如有七八具瑤琴、七八支洞簫同時在奏樂一般。琴簫之聲雖然極盡繁複變幻,每個聲音卻又抑揚頓挫,悅耳動心。

琴蕭之聲起伏疊蕩,形影相隨,曲音漸隱,終至微不可聞,但聽者耳中,似乎猶有餘音嫋嫋不絕。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好聽,好聽。”一曲終了,雲歌和阿碧忍不住鼓起掌來稱讚。

“雲兄弟來啦,過來喝兩杯?”曲洋見到雲歌,放下手中的古琴,便去取一邊的酒蠱,滿滿地斟了一杯酒。

雲歌笑道:“過來看看兩位,有幸聽到了如此美妙的音樂,實在是件開心之事。”說罷,伸手便要去拿酒杯。

阿碧卻是瞪了他一眼,伸手攔下,嗔道:“你傷勢沒有痊癒,程姐姐說不能飲酒。”

雲歌老臉一紅,訕訕一笑,卻是自覺地縮回了手。

劉正風看出他倆關係不一般,笑道:“阿碧姑娘真是個體貼的人啊。”

曲洋卻是想到了自己那個孫女兒,有點兒無奈地自己端起了酒杯。

劉正風見狀,搖了搖頭,岔開話題,說道:“這首《笑傲江湖》,自我兄弟二人創作以來,還是頭一次在人前演奏,你覺得此曲如何?”

果然是《笑傲江湖》!

雲歌一窒,半晌才緩緩道:“有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我入江湖不深,可能還不能完全體會其中的深意,卻也能隱隱感覺其中歷經江湖險惡,看破人世紅塵的歸隱之意。”

“不錯,不錯。”

“孺子可教。”

阿碧笑道:“世人皆言,嵇康死後,《廣陵散》從此絕響。我卻覺得這首《笑傲江湖》一點也不比《廣陵散》差哦。”

曲洋聽她這麼一說,哈哈一笑:“阿碧姑娘這話說得有點意思。這首曲子倒是和《廣陵散》有點關係了。”

“哦?此話怎講?”雲歌對這一說法倒是很好奇。

劉正風笑道:“這首曲子是曲大哥依據晉人嵇康的《廣陵散》而改編的。”

曲洋對此事甚是得意,微笑道:“自來相傳,嵇康死後,《廣陵散》從此絕響,你可猜得到我卻又何處得來?”

雲歌尋思:“音律之道,我一竅不通,何況你二人行事大大的與眾不同,我又怎猜得到。”便道:“尚請前輩賜告。”

曲洋笑道:“嵇康這個人,是很有點意思的,史書上說他‘文辭壯麗,好言老莊而尚奇任俠’,這性子很對我的脾胃。鍾會當時做大官,慕名去拜訪他,嵇康自顧自打鐵,不予理會。鍾會討了個沒趣,只得離去。嵇康問他:‘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鍾會說:‘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鍾會這傢伙,也算得是個聰明才智之士了,就可惜胸襟太小,為了這件事心中生氣,向司馬昭說嵇康的壞話,司馬昭便把嵇康殺了。嵇康臨刑時撫琴一曲,的確很有氣度,但他說‘《廣陵散》從此絕矣’,這句話卻未免把後世之人都看得小了。這曲子又不是他作的。他是西晉時人,此曲就算西晉之後失傳,難道在西晉之前也沒有了嗎?”

雲歌不解,問道:“西晉之前?”曲洋道:“是啊!我對他這句話挺不服氣,便去發掘西漢、東漢兩朝皇帝和大臣的墳墓,一連掘二十九座古墓,終於在蔡邕的墓中,覓到了《廣陵散》的曲譜。”說罷呵呵大笑,甚是得意。

汗,竟然還有這等事情。雲歌卻是大駭,為了一本曲譜,連挖二十九座古墓,也夠嚇人的了。

曲洋向劉正風望了一眼,說道:“我和劉賢弟醉心音律,以數年之功,創制了這首《笑傲江湖》,自信此曲之奇,千古所未有。“我們兩人在此歸隱,今生不會再涉足江湖,自不會再有任何傳人。只怕我們百年之後,此曲絕響,故而有個不情之請。”

雲歌聞言,卻是一陣激動,強抑內心喜悅,問道:“前輩請說。”

“我見你和阿碧姑娘都會一點音律,尤其是阿碧姑娘深諳古琴之道,琴曲上的造詣並不在我二人之下。”曲洋從懷中摸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二次元抽獎

喜歡排骨

末世種田:女配要逆襲

相思不再念

仙神易

何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