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93|92918,千嬌百寵,若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果,她不想改嫁,應該去哪兒?
*
顧楓在傍晚時分到達侯府,進門便直奔祖母院中。
“你怎麼能一個人就那樣跑出來,你知不知道有多危險?年紀漸長怎麼反而還是這般不懂事?”
他還在顧嬋又走失的後怕中沒有恢復過來,一見面便喋喋不休的擺出“兄長”姿態教訓她。
說完,趴去她額頭檢視傷口,“看來好得差不多,明日應當可以啟程去福建。”
“我不去。”顧嬋道,“祖母,我想入慈恩寺陪姑姑一起修行。”
“不行!”顧楓搶先答話,斬釘截鐵反對道,“那種地方不是你該去的。”
“璨璨,你先去福建陪父母一段時間,再做決定吧。”蔣老太太話說得溫和得多。
顧嬋卻十分執拗,“我想得很清楚了。我真的不想再嫁,也不想被人誤會我在……”
後面的話她說不下去。
不是因為薛氏今日上門來辱罵她,而是因為薛氏的態度讓她聯想起韓啟。
她如今是個寡婦,雖然有侯府撐腰,甚至還有姨母保護,但又如何,改變不了旁的人心中對她不堪的看法。
薛氏不過是誤會,才來出氣,她不怕。
即便那位大姑爺當真存了要納她做妾室的想法,顧嬋也不擔心家中任何一位長輩會同意。
韓啟卻不一樣。
那是皇帝。
這一次,寧太后幫了她。
可若韓啟一意孤行,直接降旨,就像當初元和帝將她賜給韓拓時那般呢?
屆時聖旨已出,便不可能再更改。
去了慈恩寺,至少那是皇家寡居之人修行之所,韓啟再胡作妄為,也不敢從慈恩寺裡搶人。
她不怕死。
她只想活著一天,便清清靜靜、清清白白。
顧嬋主意已定,九頭牛都拉不回。
顧楓叫她氣得跳腳,“你等著!就算你要去,也等我回來再去!我不管了!我受不了了!”
他說著便跑了出去,據下人回稟,三爺騎了馬出城去也。
若肯乖乖等他的,便不是顧嬋。
何況她也等不得,韓啟若不死心,隨時可能降下聖旨,顧嬋立心速戰速決,儘早入寺。
當然,此事需得皇家人批准。
寧太后特地召見了蔣老太太,兩人將顧嬋在宮中與恢回到侯府的態度互相一通氣兒,也都知道一時三刻是不可能勸得住的。
何況寧太后大抵也猜得出顧嬋最顧忌的是韓啟。
當然,這事她不能說,說出來對兩個人都沒有益處。
最後,索性還是用了最初的拖延之法。
便准許顧嬋先入寺一年,既還了她的願,又讓她好好體會一番寡居的生活,屆時便知現實不似理想中那般容易。
並且將靖王與王妃伉儷情深大肆宣揚稱頌,一個特地打破規矩准許王妃再嫁,一個執意要為夫婿守節,一時間也成為城中美談。
顧嬋入慈恩寺那天,京師下了今冬第一場雪。
雪花像揚起的鵝毛,漫天盤旋飛舞。
車馬受天氣影響,前行極慢,耽擱到天擦黑才到達。
寺中主持一早收到太后懿旨,將一切準備妥當。
顧嬋被安排在顧景惠獨居院落的西廂,方便姑侄兩個作伴,互相照應。
奔波一天,顧嬋也累了,與顧景惠同臺用過齋飯,便欲告退回房中安睡。
“且別忙,我有樣東西給你。”
顧景惠吩咐了丫鬟去寢房中取來兩個湯碗大的紅漆圓木盒。
顧嬋揭開盒蓋,見其中分別盛滿紅豆與綠豆,她不明其意,抬頭看向姑母尋求解釋。
“你且先收著,若遇夜裡不能安眠,便將兩盒豆子混在一處,再分別挑揀出來。”
顧嬋聽得似懂非懂,但還是道過謝,之後便回房去了。
雖說是入寺修行,但還是有丫鬟跟著,碧苓碧落當日隨顧楓一起回的侯府,此時自然陪顧嬋入寺照顧她起居。
兩人服侍顧嬋解衣沐浴,之後按照向來的習慣,將香胰等物安置在浴盆旁的高几上,留她一人在淨室泡澡。
大抵是乏得緊,不大會兒,顧嬋便在澡桶裡睡著了。
這一覺不知睡了多久,醒來時只覺澡桶裡的水已變得冰涼,凍得她直髮抖。
因為太冷,顧嬋也顧不上叫人來伺候,自己哆哆嗦嗦的爬出捅來,往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