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老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036 瘦了,我是導演,我不比爛,不是老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午4點多。
隨著林姨的迴歸,許鑫終於能帶著楊蜜告辭了。
而他在和老王打招呼說走了的時候,王斯聰也只是嗯嗯啊啊的應了一聲,連最基本的送別禮節都忘了。
許鑫也不挑理。
這種添丁進口的大事,放誰身上都得迷糊。
六神無主已經算是正常人了。
老王家是獨苗。
七哥家也是。
現在忽然肚子裡多了新生命,老王不尿褲子都算他心理素質好了。
發動了車子,楊蜜剛上車,就發出了一聲嘆息:
“唉……”
“好好的嘆什麼氣?”
“想起來我懷孕那時候了唄。傻乎乎的,啥都不懂,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的。”
聽到妻子的感嘆,許鑫微微一笑。
可不。
當初還真是……啥都不懂。
養胎的頭幾個月,真的是……現在想想,都不知道咋過來的。
媳婦半夜上個廁所,他恨不得都得陪著。
家裡得鋥明瓦亮的,生怕她磕著碰著了……
嘖。
不過楊蜜馬上又說道:
“七哥這一懷孕,你那個劇本……”
“不急。啥時候方便啥時候拍唄。”
許鑫很淡定的搖了搖頭。
“我不拍,給別人拍也行,到時候看吧。”
“反正我是不拍啊,我先和你說好……我今年夠折騰的了,想歇著了。”
聽到這話,許鑫心說自己也想歇著了。
今年……就莫名其妙的,咋那麼忙呢?
從年頭忙到現在,真是一刻都不沒閒下來過。
不過好在馬上11月份,大事小事也都忙的差不多了……
叮鈴鈴。
正琢磨著,他手機響了。
楊蜜抓起來看了一眼,說道:
“葉君……是那個紀錄片的導演,對吧?”
“嗯……喂?”
“許導,我是葉君。”
“嗯,你說,怎麼了?”
“我們把《故宮修文物》的文案、拍攝思路都做完啦,發您郵箱了,您看一下。”
“好,我現在在開車,回家看。”
“嗯嗯,好的。”
“嗯,具體等我看完了咱們再聯絡。”
“好的。”
電話結束通話後,楊蜜問道:
“這片子還沒拍呢?”
“沒啊,紀錄片主題他們提交了幾稿,我都不滿意。”
“為啥?”
“因為主題立意太拔高了。”
許鑫微微搖頭:
“可能……是因為習慣問題,這些人總希望把這種工作的主題立意定的特別高,充滿了家國情懷。什麼和歷史結合起來啦,從文物看清朝的腐朽啦,或者是學那個……日本搞出來的匠人精神,塑造出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匠人。我都不喜歡。”
“那你想要的是啥?”
“一門手藝的傳承,其實從來都不是在這些老師傅們當學徒時,一開始就會具備的使命感。我和謙兒哥聊過,就說這些非遺吧。現在是叫非遺,可以前就是一門養家餬口的手藝。家裡為啥會祖孫幾代都做這個?真的是因為熱愛麼?其實不然。”
他微微搖頭,語氣裡滿是一股冷靜與客觀:
“哪怕是這些家學,其實一開始也是為了吃飯。我會手藝,陽陽幼兒時期耳濡目染,多多少少也能上手。但孩子但凡能考中個功名、成了個秀才一類的,肯定都不會讓他學這個。還有的人可能是出去經商失敗、或者是其他路走不順,鬱郁歸家後,才重新跟著家裡學習起這門手藝,或者不幹這個就得餓肚子,現實把人逼的……按照謙兒哥的說法,舊社會的那些手藝人,大多數其實都是如此。哪有什麼高來高去的想法?大家一開始只是想不餓肚子而已。”
“太絕對了吧?”
“嗯,是很絕對,但絕對裡也存在著變數。可不管怎樣,我覺得謙兒哥說的是有道理的。我不信這些老師傅一開始就是發自內心的熱愛,肯定有人是機緣巧合之下,來到了這邊,開始跟著上一代老師傅們學。動機,肯定是不純粹的。也沒必要特別去較真,重要的是過程。
這些老師傅們機緣巧合下入了行,最珍貴的品質是那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