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行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部分,探索神秘的中華先祖,天馬行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令人遺憾的是,中國人自己的信仰根源卻往往是外國人研究得比較深入。漢學家理雅各(James Legge)著過一本書《中國人對上帝和神的看法》(The Notions of the Chinese Concerning God and Spirits)。此書討論了中國人對神的信仰和觀念,並對明朝皇帝築天壇的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約翰羅斯著有《中國原本的信仰》一書(John Ross, The Original Religion of China)。 本章即參考了上書,為讀者一一解疑,探討一下這位上帝怎樣顯現在中國和猶太人的歷史中。
中國的上帝及其稱謂
中國古代典籍中(尤以先秦時代為甚)常有關於上帝一詞的記載,先秦時的“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集,然而不為常人所知的是,內中出現“上帝”之名多達四百二十一次。包括:上帝,昊天上帝,皇天上帝,中國版上帝的名稱並不止這三個, “神皇” , “天” , “天帝” , “帝” , “上天“都是指同一位上帝。
有人一定會辯解,說此上帝非彼上帝,中國先秦時信仰的上帝非以色列民族信仰的上帝。然而事情並不那麼簡單,事實上中國古人信的上帝與以色列民所信的上帝有太多驚人的相似之處,以至人完全有理由相信兩位上帝其實是同一位上帝,此話怎講,請聽下文分解。
首先讓我們從傳教士說起,明朝來華的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利馬竇學貫中西,博古通今,在深入研究了中華文化後,發現中國古代典籍中的上帝與基督教中的god極為相似,遂將god譯為上帝,有時也譯作天。這即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上帝一詞來源。而後來的天主教覺得譯為天將上帝物質化,偶像化,後又先後發明了天主或上主兩個詞以翻譯。後來基督教則認為,因為世間只有一位獨一的真神,因此也可以直接譯為神。而且利馬竇發現漢字中的禱,祈與基督教中向上帝禱告也是同樣的涵義。
那麼中華上祖信仰的上帝到底是一位怎樣的上帝呢?西方上帝與中國上帝有何相同之處呢?
古籍中所記載的上帝
我們先來看幾條有關上帝的文段:
“上帝臨女(汝) ,無貳爾心。 ”意即“不用懷疑,憂慮,因為上帝與你同在。 ” (詩經)
“夫民思其德,心稱其人,朝夕祝之,升聞於皇天,上帝歆焉,故永其世而豐其年。夫民惡之,必朝夕祝之,升聞於皇天,上帝不歆焉,故水旱並興,災害生焉。 “此句古文所表的意思與聖經中上帝賜福,降災與以色列民極為雷同。 ” (禮記/盛德)
“天生丞民,有物有則。 ”這與聖經中創世紀一章所說上帝造人,造各類生物,並各從其類非常類似。 (詩經/大雅/周頌)
“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此句表現了中國人對祈禱的認識。 (易經/上經)
中國的許多文字,例如:祈,禱,神,祖,祀,祝,禪等, ,都有“示”字旁。示的古字是一般祭壇的形狀。用以表示與上帝或祭祀有關的意思。
禪…是指單獨尋求神,一如今日基督教的“個人靈脩” 。
社…祭壇前的土地為“社” ,是祖先拜神的地方。
禍,福…皆指來自上帝
祈,禱…向上帝求
帝…在甲骨文中像是表示祭臺與上天的關係。帝的最早意義是指上帝而非皇帝。
一些學者甚至認為中國古人將自己居住的這塊土地稱作神州,意思就是上帝的土地。
祭祀
世界各地民族自古以來都有祭祀,而且祭祀典禮也有眾多相同之處,例如同是將牲畜作為犧牲獻上,這是否可佐證世界各民本為一源呢。
1 。聖經中以色列人築壇獻祭
挪亞出方舟後的獻祭這可算是有史以來最早的關於祭祀的記載: “挪亞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拿各類潔淨的牲畜,飛鳥獻在壇上為燔祭。耶和華聞那馨香之氣。 “ (創世紀8:18…22 ) 。
2 。作為“禮儀之邦”的中國,最初視禮祭為首要事物,禮的本義亦是指祭祀之禮。祭祀最早可追溯至黃帝,中國自夏朝(公元前2205年)到清末(公元1911年)每年都由皇帝主持“祭天”之禮,內中有獻祭,以牛為祭牲。亦有祈禱,祈求上天,赦罪賜福。通常是在冬至十二月二十二日那天舉行的。祭祀有許多種類,郊祭是指在邊疆郊野建築祭壇,天子親臨獻祭,務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