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62章 :第三隻眼,異世美男,一如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也不算,因為空間源點所處的位置比較特殊,空間牆的‘厚度’是其它位置的千萬分之一,但偉大古神的第三隻眼,仍是在空間牆內。何況,古神荒侶藤從一開始就是有預見的。不過,一件事是否值得,是非常複雜的命題,也正是因為第三隻眼,啟發了古神荒侶藤,創造出七塔系統的雛形,在他寂滅之後,才讓我們走進了生命的光輝紀。”
“哦?”陳杉這才反應過來,剛才思緒被帶走的那些故事,終於回到問題的正軌上。
瑪哈辰亦辰翻了個身,側躺著,把懸浮的通訊器也撥過來,在他的講述中,陳杉得知古神瞭望號穿過空間源點,從物質體昇華為能量態的幾秒鐘過程裡,第三隻眼上出現了幾條“智慧化”的裂痕,然後裂為六塊碎片,最終迴歸到十二光的狀態。
正是這一過程,被巴斯泰託女神轉述給古神荒侶藤之後,古神荒侶藤在後來某次的終極七塔共振中,理解了這些裂痕與碎片的含義,但他在《漱石圖鑑》的記錄中,聲稱是得到了古神之神的啟發,這被後世研究者普遍認為,是古神之神逗留在妙隱空間時,啟迪了安隱空間的古神荒侶藤——更像是一個巧合。
最早,古神在《漱石圖鑑》裡詳細地記錄了他對六塊碎片的理解,這六個部分組成了第三隻眼這一個整體,而拆解開的六個部分,分別代表“觀看、聆聽、細嗅、品嚐、觸控、思考”,當時古神用六種顏色會發光的漱石,用比喻來解釋自己的感悟,也就是後來神學史上著名的“六石之喻”。
古神借用這六種漱石,把各族生命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意識,比喻為漱石本身;而把觀看、聆聽、細嗅、品嚐、觸控、思考比喻為六種不同顏色的光,即發光的功能;再將有形和無形的環境分為六大類別,於是就有“六石之喻”的詳解:即六種工具,在六種環境中,起到的六種作用——彼此牽連,迴圈往復,猶如網籠。
《漱石圖鑑》中提到,只有徹底理解了這三六十八種狀況,才能真正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甚至在各級空間的宇宙遠航中,避免存在的本質被毀滅的結局。所以這六塊碎片,代表著認識內在與外在的鑰匙、起點。
“雖然在後來各個階段的演變發展中,七塔系統在不同的層面,有不同的涵義,但七塔的前六塔,最原始的涵義,就是第三隻眼的六個部分。古神荒侶藤為了紀念這件事,就將巴斯泰託女神的第三隻眼,作為獨立的符號進行傳承,這也就是之後的女神塑像只有兩隻眼的原因。”瑪哈辰亦辰說。
“那第七個塔代表什麼呢?”
“這……有些複雜,可以這麼說,它是第八個塔忠實的守護者,也是進入第八塔的大門。”
“第八個塔?七塔系統不是隻有七個嗎?”陳杉感覺自己又被他帶進了另一個“坑”。
瑪哈辰亦辰笑呵呵地說:“我希望今後你都能以萬事萬物有顯有隱的角度,來看待和思考。第八個塔是隱性的塔,前七塔是顯性的,所以你能夠看到。第七塔將前六塔所收穫的一切無論是非真偽、美醜好壞,全部貢獻給第八個塔,就像是一個活著的門,一個死去的奴隸。”
原來七塔系統從第一代開始,就有隱性的第八個塔:根本之塔葉穆,但它只會在巴斯特人和古貓族人死亡前的五衰日、或在四生塔內出生成長的二十八天內出現,其餘任何時刻,即便是終極七塔共振的狀態下,也不會顯現。
“只有兩位古神,還擁有隱性的第九塔:漱識之塔吧穆。這也是兩位古神在受到啟迪之前,從未認知過的,後來古神荒侶藤說過,古神、古神之神,都只擁有轉化中的第八塔和沉寂的第九塔,《漱石圖鑑》中還有一句謎題般的預言,‘尋找另一半,通往安末勒’,神學家認為古神的意思是,我們每個生命都是殘缺的,只有找到另一半,完整的那個你,才能迴歸到安末勒的狀態。”
“按摩……什麼?”
“安末勒是古貓語,意思就是最高階的十二光,如果能昇華為最高階的十二光,就不用為空間遠航、尋找各級空間的互相連結而發愁了。但這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能夠昇華的人非常罕見,據他們昇華迴歸之前的遺言資料而言,只有你進入安末勒的狀態,才能體會,在這之前無法形容,只能告訴別人他們是如何‘抵達’那裡的。”
陳杉恍悟:“我一直你說的另一半,是指……另一個喜歡的人。原來是這個意思。”
“是的,所以我們安隱燈塔的十二層,下面的六層代表顯性、隱性共九塔,上面的三層代表從前、現在、將來。正因如此,兩位古神得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