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術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2章 臺灣特別行政區(上),紅警1895,炮術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國瑞對於李鴻章,也不得不服了,因為李鴻章為了換取王國瑞一個臺灣不獨立建國的承諾,竟然犧牲了自己兒子的一條手臂。如果換位思考一下,自己假如有一個兒子,能不能犧牲自己兒子一條手臂,還有政治前途來換取別人一個國家不分裂的承諾?而王國瑞捫心自問,自己也許也都不知道能不能夠做到,這個根本讓王國瑞無法知道。可是李鴻章選擇寧可讓王國瑞砍斷了自己兒子的一條手臂,也要換取王國瑞一個臺灣不分裂的承諾,這個不得不說李鴻章還是有幾分愛國心的。所以,王國瑞也不好繼續欺負一個老頭子了。

“我們臺灣方面,因為你們大陸這次割讓臺灣,給我們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不但是財力上的,還有人員上的,甚至各種感情上面的損失,這些大陸都必須要補償給我們。我們為了抗日,付出了很多東西,我們總不能夠就這麼白白付出吧?”王國瑞說道。

而李鴻章馬上問:“你們要多少補償?”

“一千萬兩白銀!”王國瑞說道。

李鴻章不由得一陣心痛,因為一千萬兩白銀可是滿清目前每年財政收入的大概十分之一了。雖然看起來滿清朝廷每年能有幾乎上億兩白銀的收入,可是他們各種軍隊養護,八旗的旗餉,這些直接都去了差不多三千萬兩。接下來各種支出,那財政不但沒有盈餘。反而是在弄財政赤字。可是現在臺灣方面要求補償一千萬兩白銀,這個顯然是在雪上加霜。

“倭寇也才給你們兩百萬兩,而且還是以士兵伙食費的名義給的啊!”李鴻章說道。

李鴻章心裡面非常的無奈。日本人給臺灣的補償也才兩百萬兩白銀,這些白銀顯然根本不夠臺灣的損失。可是臺灣居然要求滿清中央政府給他們一千萬兩白銀,這個顯然是敲詐。

“我們無法進攻倭寇,所以我們無法從倭寇身上弄到太多。可是,朝廷嘛,你懂的!”王國瑞暗示了一下。

李鴻章當然明白了,王國瑞這個是在捏軟柿子。臺灣沒有海軍。無法威脅到日本本土,再加上日本沒有多少錢。所以無法勒索太多。而滿清不同,滿清可是十足一個軟柿子,也是一個肥豬,這種軟柿子肥豬不趁機敲詐勒索。那真是對不起自己了。李鴻章也都知道王國瑞這個是在欺負自己,可是他又能夠如何?

這次李鴻章可是已經被慈禧弄了死命令,不管是軟磨還是硬泡,那都是要把臺灣收回來。這次朝廷好不容易有機會收回臺灣,那如果讓臺灣自立一國那可真的是朝廷沒有臉面了。而如果朝廷能收回臺灣,那可是能夠大振軍心士氣,那個時候後黨這些主和派也都能夠獲得好處。

現在朝廷裡面帝黨代表改革派,而後黨代表保守派。而帝黨抨擊後黨的理由也就是明明日軍如此的“弱小”,後黨居然丟棄了臺灣。這個是帝黨最大的殺手鐧。而因為王國瑞抗日,造成了很多的蝴蝶效應,讓帝黨的那些人感覺到了機會。而不少人看到了日軍如此之“弱小”。也都對後黨當初妥協感覺非常不滿了。畢竟絕大多數底層官員也都是看不清具體態勢,而且不少熱血青年也都開始支援帝黨。

那些青年士子,要麼是真正的熱血,要麼也就是想要趁著這次抨擊後黨撈好處,賺取政治資本。那不論如何,現在後黨的壓力也足夠大了。他們急需“和平”的收回臺灣,這樣如果能夠透過相對和平的收復臺灣。那這些都是後黨的功勞。那個時候後黨完全可以吹牛說什麼“不費一兵一卒”收復臺灣,那個時候後黨可以減輕不小的壓力了。

李鴻章也就是有了這個想法,所以才會不能夠讓臺灣能夠有機會獨立。現在臺灣的王國瑞居然趁著滿清朝廷的軟弱,然後使勁勒索財富,這樣讓李鴻章也都絲毫沒有脾氣。誰讓目前滿清朝廷虛弱,無法能夠派出大軍過來臺灣平定王國瑞的“叛亂”。而且後黨也需要收回臺灣來賺取政治資本,所以李鴻章不得不妥協了。

“一千萬兩,我給!”李鴻章咬牙說道。

李鴻章接著補充道:“這些錢是補償給臺灣百姓的,不是補償給你的,你可要知道了!”

李鴻章的意思也就是把這一千萬兩白銀補償給了臺灣地方政府,然後這樣到時候可以輕而易舉的拿回來。畢竟在李鴻章眼裡面,要臺灣的問題解決了,那這些錢不就是從左手倒騰到右手,這樣隨時可以拿回來嗎?所以他不能夠讓王國瑞把這筆錢弄到自己的腰包裡面,這樣只要是在政府衙門裡面的賬目裡面,那中央政府隨時可以拿回來。這個也就是李鴻章的想法,果然很傻很天真。

“當然了,這些錢是補償給臺灣百姓的,你儘管可以放心!”王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希望之魂

不論輸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