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術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8章 只知有王,不知有皇(上),紅警1895,炮術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王國瑞帶著大家走到了東萬律裡面,而東萬律有不少人也都認識王國瑞。雖然這個東萬律號稱是一個省的首府,可是這個東萬律其實並不能讓人恭維,因為東萬律城市也就是一萬多華人而已,如果一個一萬多人的省首府,那真是能夠笑死人了。而那些移民主要都是填充到別的地方,畢竟南洋太大了,根本不可能能夠很快的填充滿,接下來還要源源不斷的移民才行。所以這樣也就造成了王國瑞這個總督和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大家也都認識了王國瑞。
“王大人!”“王大人你好啊!”“你好,王大人,今天那麼早就出來了!”……
王國瑞也都雙手抱拳說:“大家好啊!今天我來迎接朝廷的代表,他們是來視察一下這裡的。”
“朝廷?”馬上有人疑惑道。
而這個時候,那個裕庚馬上說:“是啊!我是奉太后和皇上命令,來視察一下我們大清的屬國蘭芳的,凡是蘭芳百姓都應該尊重我們大清太后和皇上,應當以我大清的命令為準。”
王國瑞聽到了這話,嘴裡不由得露出微笑,這個裕庚到現在都還是想要挑撥離間。裕庚在臺灣島內也就曾經挑撥離間過不少次,可是他的挑撥離間幾乎一點用處也都沒有,因為在臺灣島內隨時有人跟著他,那些臺灣島內的官員也都知道避嫌。何況當年滿清太傷害臺灣百姓的心了。臺灣本土的人也都對大陸非常傷心。當年臺灣一心要做中國人,可是那幫滿清卻逼著他們去投降日本,這樣能不傷心嗎?用一句話來說。那也就是我本一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所以這種情況太打擊人了,讓臺灣本土的百姓對於朝廷都非常不感冒。
雖然臺灣百姓未必認可去造反,可是他們也都對於目前臺灣自治的情況非常滿意。如果能夠自己自治,那也就不用害怕什麼臺灣被再次割讓了。而裕庚在臺灣的工作沒有什麼效果,而他也都不願意接觸那些工人。裕庚其實找錯了方向,裕庚關注的也都是臺灣的領導層。他們都是留學生,對於大陸和臺灣的區別他們心裡面門清。所以他們哪怕大陸來拉攏。他們也都不願意回到那個腐朽的大陸。
而臺灣不同,臺灣才是實現他們富國強民夢想的地方,所以裕庚對於那些留學生出身的領導層拉攏效果很低。而裕庚也都自命清高,不屑於去拉攏那些工人。其實那些移民出身的工人。他們對於滿清還是有不少忠誠的,畢竟滿清二百多年的統治不是白白統治的。可是裕庚卻不屑於放下身段去和那些工人百姓交往,這樣才是讓他沒有任何效果的原因。
王國瑞根本不會擔心這個裕庚會把人拉走,畢竟這個裕庚太過看重貴族的面子了,太過自己官員的身份了,不屑於和百姓交流。所以他註定無法拉攏到太多人,因為他根本不知道百姓需要什麼,盲目的講究忠誠或者是君臣大義,這樣根本沒有人會能夠看得上他。
“朝廷?朝廷憑什麼命令我們?”馬上有人問道。
“大膽。你這話可是大逆不道啊!”裕庚怒道。
裕庚作為一個朝廷的死忠,最看不得的也就是有人不忠誠於朝廷。而他拿王國瑞沒有什麼辦法,可是一個百姓都敢如此的“反動”。這個讓他當然無法接受。
“哈哈哈哈,我已經是蘭芳省的人了,朝廷管不到我們。朝廷,當年我們被荷蘭人欺壓的時候,朝廷在哪?我們當年羅芳伯曾經也都想要稱臣於朝廷,可是你們乾隆皇帝是怎麼說我們蘭芳的?他們認為我們是海外棄民。不配作為朝廷藩屬國,甚至不屑於讓我們併入朝廷。當年朝廷是怎麼看待我們的?把我們當做了賤民。然後任由我們被荷蘭人欺壓,任由我們被土著屠戮搶掠,可是朝廷別說什麼來幫助我們了,甚至還暗中說什麼殺得好,認為我們落得如此下場是活該?你說,朝廷何嘗給過我們恩惠,我們何必要聽從朝廷的命令!”有人怒道。
裕庚無語,其實中國中央政府對於那些海外華僑,在古代都是當做棄民來看待的。在古代和後世不同,後世中國人都是以華僑遍佈全世界而驕傲,可是到了古代卻完全不一樣。古代對於那些海外華僑,除了在滿清末期以外稍微寬容一些,可是在滿清中期之前,都是把這些海外華人當做了棄民,並不把他們當做你自己民族的人。而這些棄民被外族屠殺,那中國黨中央政府也都不會多說,甚至暗中也都會評價說什麼“活該”之類的話。
這個不光是滿清,哪怕是明朝也都是如此。所以海外華人對於中國中央政府,反而沒有什麼歸屬感。要知道他們何嘗想要到海外謀生,還不是因為國內土地兼併太嚴重,然後被迫去海外找出路嗎?而中國也就是這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