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術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3章 卻月再現(下),紅警1895,炮術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國人的這個陣型,能夠讓我們進攻一方的兵力不由自主的集中在某一個相對狹小的區域裡面,然後他們的火力可以相對集中。而他們對於機槍的使用,也都顛覆了我的想法,他們的機槍並不是放在正面,而是放在兩邊,這樣正好形成一個交叉火力,幾乎毫無死角。而他們如此的防守,那必然會造成我們進攻一方損失慘重。而他們那些火炮,正好可以作為分散火力來壓制我們這個進攻方。”
阿登納給荷蘭的軍官講解了一下關於臺灣軍隊陣型的情況,而那些軍官都對於這個陣型感覺非常驚訝。
“將軍,那我們怎麼破解呢?”有一個參謀問道。
“破解這個陣型,其實很簡單。最有效的破解方法,也就是繞道側翼然後走到他們後面去兩面夾擊,這樣也就能夠破擊了。可是,他們背靠海岸,他們背後也就是大海,我們不可能繞道大海去進攻。除非我們有海軍,不然我們根本無法繞道。可是,我們的海軍已經為了掩護我們,全部都已經損失或者投降了。他們也就是利用了我們沒有海軍,他們擁有絕對制海權,這才能夠讓我們使用這個陣型的!”阿登納解釋道。
“那我們也就沒有什麼辦法了嗎?”有人問道。
可是阿登納卻說:“其實還有一個辦法,那也就是利用步炮協同來進攻。我們利用我們的大炮壓制他們的火力。然後趁機讓步兵來進攻!這樣當我們的兵力大炮停止的時候,那恐怕我們計程車兵也都拿著槍口頂著他們的腦袋了。”
“那好啊!為什麼不用這個辦法?”有人問。
阿登納怒道:“你們這個白痴,這個只是理論上可行而已。你也不看看我們殖民地的軍隊。太多人都是很久沒有訓練了,一個個都放了羊。本來他們也就不會多少步炮協同,再加上這麼長時候麼沒有訓練,他們怎麼可能使用步炮協同?恐怕到時候,我們的炮兵都會朝著我們自己的步兵腦袋上扔炮彈,那個時候敵人沒打死,反而自己人死了不少。”
大家無話可說。荷蘭人的殖民地部隊實在是太坑爹了,本來明明可以有辦法破解的。可是卻因為軍事素質的問題無法能夠使用。步炮協同可是一個高階戰術,不是什麼士兵都玩得轉的。當時王國瑞如果不是有紅警士兵擔任基層士官,恐怕王國瑞也都無法使用步炮協同這種戰術。而荷蘭人在印尼的部隊都是水貨,讓他們使用步炮協同。那太難為他們了。恐怕到時候臺灣軍隊沒有死,那他們的步兵都被自己的炮兵打死大部分了。
“不是敵人太強大,而是我軍太無能啊!”阿登納心裡面苦澀的說道。
這種明明有辦法破解,可是手下士兵不給力的情況,讓阿登納十分的無語,眼看到手的勝利也就這麼丟了。
“中國人的這個陣型,好像一個缺少了一半月亮,我們可以暫時稱之為卻月陣好了。”阿登納說道。
而中*隊的陣地。
“宋陽,你的這個卻月陣還真的不錯。不但節省了彈藥。把每一個彈藥都用到了最需要的地方。這樣我們彈藥的壓力降低了很多,幾乎命中率提高了好幾倍,這樣同樣的火力可以當做幾倍來使用。這樣我們的危機也就接觸了!”黎元洪說道。
而宋陽也都說:“這個也都是我學習古代的,當年東晉劉裕北伐的時候也就是使用了這種卻月陣來對抗北方騎兵。兩千多步兵打破了敵人三萬多的騎兵,這樣可是一個逆天的戰績。不過卻月陣使用的條件太複雜,這才讓卻月陣不被重視。而我也就是想到了這個辦法,然後利用這個方法來破解海量的敵人。”
宋陽的方法也就是當年劉裕使用的卻月陣,而卻月陣的最大方法也就是利用大河的河岸然後組建陣型。成為一個弧度的半圓形。這樣士兵組成的陣型也就像是一個弓,而河岸也就是弓弦。不過古代並沒有稱之為弓陣。而是稱之為像是卻少了一半的月亮,所以叫做卻月陣。
而宋陽想到了這一點,他想到了當年劉裕利用這個陣型,在北方騎兵進攻的時候,弧形的應敵的面積小,這樣敵人也都不由自主的集中兵力來進攻。這樣兵力被集中了,弧形的步兵也就趁機使用弓弩還有強弩進行作戰。而強弩一次可以射死數名士兵,這樣北方的騎兵越是靠近也就越是損失慘重,最後紛紛崩潰。
當然,這個時代並不是使用強弩了,而宋陽讓海軍陸戰師計程車兵用步槍當做當年的步兵弓,而加農炮當做了當年的強弩,這樣使用威力更大。而土著的損失也就是非常巨大的,這樣讓他們根本無法能夠支撐下去。
而想要做到卻月陣,那必須要保證在河邊或者海邊作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