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術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9章 第二次大東溝海戰(三),紅警1895,炮術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們怎麼辦?如果這樣下去,那恐怕‘t'字頭要被他們搶佔了<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日本觀測手說道。

不過作為指揮官的伊東祐亨去?平靜的說:“怕什麼?你沒有看到麼?他們的速度雖然看起來比我們快,可是你看他們的軍艦,他們明顯是有問題的。他們的速度明顯不太協調,無法能夠有效的發揮出一個艦隊的力量。”

伊東祐亨的觀察沒有錯,戰略艦隊的司令陳發卻在火冒三丈,顯然對於手下人非常不給力感覺萬分的憤怒。

“告訴湛盧號、龍泉號、泰阿號還有赤霄號那幾個笨蛋,他們居然如此不給力,怎麼給我捅婁子?我們速度明顯比他們快不少,可是你們這幫白痴居然把我們的優勢給拖後腿了!注意隊形,隊形不要亂,懂了嗎?”陳發怒道。

陳發直接對那些後面的幾艘軍艦開罵了,因為後面哪幾艘軍艦太不給力了,速度居然如此不均勻。而這個時候所謂的木桶效應也就是最好的體現,衡量一個集體綜合能力的不是最厲害的哪一個,而是最差的那一個。一支軍隊也是如此,決定戰鬥力的不是最強的哪一個環節,很多時候反而是最差的哪一個環節決定了整個軍隊的戰鬥力。

臺灣戰略艦隊的利劍級戰列艦看起來雖然比起日本軍隊的軍艦足足的快了三節的速度,可是這個速度能不能夠真正的轉變成為優勢,這個卻並不是誰都能夠掌握好的。臺灣海軍太多新手了,絕大多數都是沒有真正經歷過大型海戰計程車兵,臨戰經驗幾乎為零。這個時候臺灣海軍的五艘利劍級戰列艦的航速居然非常的不均勻,在前面領航的旗艦軒轅號自然不用多說。可是後面的幾艘戰列艦卻坑爹了,他們的航速明顯有的快有些慢。

這些戰列艦的航速明顯有些比較快,有些比較慢,結果這樣也就造成了五艘戰列艦排列的距離也都是經常變動,有的時候太過靠近,有的時候卻太遠。如果太過靠近了,那必然要讓後面一艘降低速度進行整隊。可是一旦其中一艘降低了速度,那必然會連累整個艦隊都必然要重新調整速度來進行控制軍艦航速。海戰裡面戰列艦的隊形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如果隊形太過靠近,那很容易增加中彈率。可是一旦隊形太過於距離遠了,那無法能夠有效的呼應和互相的支援,這樣無法發揮出艦隊的優勢。

所以臺灣這些軍艦雖然速度比起日本和美國的聯合艦隊快了一些,可是這些速度都被這幫沒有實戰經驗的水兵給拖累了,本來是優勢的地方卻被這幫水兵弄成了勢均力敵。

“這個可真的是木桶效應,看來百年的海軍不是那麼容易建立的。如果能夠有一種能夠自動控制航速的東西也就好了,能夠讓航速維持穩定不變,能自動校準航速的東西也就好了。”陳發感嘆說道。

陳發的想法其實還是非常好的,那也就是能有一種自動鎖定航速,能夠自動根據水流風向校準航速的裝置那該多好,這樣這些水兵的素質也都不成問題了。不過他卻不知道,想要實現這一點,必須要發明計算機,不然根本無法實現。目前是非常原始的時代,在這種非常原始的時代,一切都是要靠水兵自己的經驗來進行操控,而臺灣水兵最缺乏的也就是“經驗”這種東西。沒有足夠的戰鬥經驗,根本無法能夠在戰鬥過程當中及時的適應戰鬥,能夠保持艦艇編隊的高度一致性,這樣才能夠有效的發揮出百分之百的戰鬥力。而海軍是一個最高技術的兵種,對於士兵素質要求很高,也就是體現在了這裡了。

如果沒有一批優秀的水兵,完全可以把你的優勢變成劣勢,那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命令,我們不搶佔‘丁’字頭了,馬上維持航速不變,貼近日軍戰列艦,然後對他們進行一對一作戰。我就不信了,我們利劍級戰列艦不是他們的對手!”陳發怒道。(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贅婿到女帝寵臣

俊俏少年

超級神獸養殖大師

沒落的遊吟詩人

九魂之印

青山失魂

死亡旅途

錦玄

約戰裡的鹹魚修仙

寒天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