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常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章,農家小媳婦,花開常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何生已經確定了要出遠門,何家剩餘兩畝稻田沒有收完,何曾氏做主拿錢請了幾個村裡人幫忙收割,事情安排完,何曾氏就對兒子媳婦道:“趁著尚有幾天才出發,阿生你明天一早帶著惜花回一趟你岳父家。也好將出行的事兒跟親家們說一聲。”
何生正有此意,便點頭道:“我們帶了小傢伙去,他外祖很久沒見著他了。順道我做兩天活才家來。”
往年都是這樣,下西村稻子收得七七八八時,張惜花娘家陽西村才剛剛開始收。張家稻田只有兩畝多,收起來十分快,幾個人只要勤快些,兩三天就搞定了。
何曾氏道:“很該的。你幫著幹完活才回來罷。”她之所以提議讓兒子兒媳婦回岳家,是怕兒媳婦心裡難受又剋制著,就乾脆讓張惜花回孃家,也打著讓親家公親家母開導開導張惜花的意思。
張惜花在一旁並沒有出聲,婆婆既然這樣說了,她唯有點頭的份,事實上,她真的很思念自己爹孃,好像只要見到爹孃,心中的難受、委屈就能消減去。
何曾氏很是識趣,有些事不用張惜花提,在她能夠看得到的地方,她一向來都樂意把方方面面照顧到。
翌日,起床後,何生將還在睡夢中的兒子用揹帶捆住,就背在身後,張惜花提了些輕巧的物件跟在丈夫後面。
兩個人摸黑走路,走了半個時辰,才趕到通往陽西村的渡口,河面上此時已經停著一艘小船。
掌船的船伕是一個老漢。這些船伕除了拉拉客外,平日也以在河面打魚為生,像這個老船伕估計一早就來起網了,船艙的放置著的木桶裡有約莫三四斤的河魚。
何生招招手,對方就將舟滑了過來。船伕有一把大嗓音,還沒靠近就張開問:“往哪個村子去?”
何生道:“陽西村。”
船伕隨意的打量一眼兩人,隨口道:“哦?一個人兩文錢。我看你們還帶著孩子呢,這是去走岳家吧?”
老船伕很快就把船停好,何生先把張惜花扶上船,自己利落的跨上去,笑著答道:“是啊,一大早就起來了呢,趕巧碰上你的船。”
“老頭子我不說其他大話,你們若是想趕早,還真只能搭我這艘呢。每天寅時初我就準在這兒守著出船了。”
船艙窄小,張惜花與何生兩個人挨著坐,何生將兒子解下來放在膝蓋上讓他繼續睡。張惜花知道他有點暈船,便抓著他的手兩個人互相支撐著。
床慢悠悠往前方行駛,老船伕突然興致勃勃地唱起漁歌來。
在歌聲中,張惜花與何生不知不覺到達了目的渡口。
“老伯,你收的魚是做什麼用?能不能均一些賣給我們?”何生下了船後,開口問道。
聽何生說想要買魚,老船伕眯了眯眼,心道自己實在好運氣,便笑道:“左右是拿去賣錢的,賣給你倆也一樣,都是今早打來的,新鮮著呢,比池塘養的魚鮮嫩。你看你能要多少呢?”
像是為了應景般,木桶的一尾魚調皮地往上跳,打出一圈的了水花來。
何生看了看桶裡的魚,也並不多,手掌寬的大魚只有三條,其他都是些小魚,重量也就四五斤左右。
何生道:“給我全拿了吧。”
老船伕聽完樂開了花,立時就告訴了價錢,要拿了兜子將桶裡的魚給裝起來。
張惜花道:“我們全要了,還請你算便宜點。”她擔心丈夫臉皮薄不好意思講價,趕緊表明了立場。
老船伕哈哈大笑道:“肯定給你算便宜。你就放心吧,老頭子我做買賣從不欺人呢。”
當即就拿了稱一稱,五斤三兩,加上船資,何生一共付給了老船伕五十文錢。
這價錢肯定不如拿到鎮上賣划算,不過能少走很長一段路程,老船伕心裡算了一筆賬,覺得一點不虧。
買賣皆大歡喜。
上了岸後,還要翻過幾座山坡,何生繼續把兒子用揹帶捆在身後,一隻手牽著張惜花,另一隻手提著魚。
兩個人途中歇息了一會兒,過得半個時辰,就來到了陽西村的村口。村口的大榕樹下,有村民挑著的擔子在榕樹下歇氣,眼尖的,發現何生一行人。
“喲,這不是張大福的大閨女嗎?這個時間回孃家幫忙呀?”有人發問。
張惜花笑眯眯點頭,瞧見出聲那人是住在村中央的一夏姓的嬸子,便道:“是呢,趕過來幫幾天忙。”
夏嬸子用手扇風,一邊打量一眼何生,笑眯眯道:“你家漢子倒是長得一表人才,眉眼兒長得俊秀,就是身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