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蘇軾都不知道,九年義務教育漏網之魚啊(求訂閱)
天下第一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0章:蘇軾都不知道,九年義務教育漏網之魚啊(求訂閱),我,譜寫中華上下五千年,天下第一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做為弟弟的蘇轍寫的文章,直接就罵起了當時的皇帝宋仁宗。說仁宗沉溺於聲色犬馬,怠於政事,還聽不進去逆耳忠言,惟後宮裡那群婦人之見是從。蘇轍還拿六個昏君來做為比喻,言下之意就差說宋仁宗根本不配當皇帝。”
陳凡只是剛開一小段,一眾粉絲便一下子議論起來。
“我去,這個蘇轍這麼吊,竟然敢寫這樣的策論,不怕死嗎?”
“難道,蘇轍要被皇帝弄死?”
不過。
到底是宋仁宗,而且這是在宋朝。
雖然蘇轍寫的策論大部分是在罵他,但宋仁宗卻並沒有太過於生氣。反倒是,蘇轍的文章還讓當時的主考官非常欣賞,認為蘇轍勇氣可佳並指出朝廷存在的問題,他們開考不就是想要選拔這樣優秀的人才嗎?所以應該將蘇轍例為第三等。但另一位考官不同意了,他說道,就算他勇氣可佳,但對於皇帝也太不敬了,看他的策論,簡直就差說一句宋仁宗是昏君。
不過宋仁宗卻表示,他以直言以得人,而因直言拋棄他,天下人會怎麼說我呢?見此,最後一位考官出來打起了圓場,表示這位蘇轍有才確實也是有才,但意見提得也確實有些過,不如放在四等好了。結果蘇轍便例入了四等,不久蘇轍就被朝廷任命為省校書郎。隨後幾年,官路通暢,步步升官。
不過後來因反對新法,被新黨打壓……至此一路被貶。
當然。
這其實也沒有什麼。
宋朝升升降降太正常了,反正宋朝比較開明,士大夫就算是被貶也還有得官做,就是官做得比較小一些。
也不會有什麼殺身之禍。
可是。
蘇轍沒有殺身之禍,他的哥哥蘇軾卻惹出了殺身之禍。
不同於蘇轍,蘇撤雖然是弟弟,但性格卻更為內斂,懂得進退。
可哥哥蘇軾卻不懂圓滑,很真性情,碰到什麼直接就說。
而且因為其有一些才華,所以蘇軾動不動喜歡將自己的情感,遭遇,甚至是對於時政的態度寫進詩裡面。
1079年,御史“何正臣”彈劾蘇軾,說蘇軾在到任的謝恩上表當中諷刺朝政。隨後,一系列打壓蘇軾的新黨官員不斷查詢出蘇軾大量的詩詞作品,最終蘇軾被捕入獄。甚至,因這一些詩寫得太多,他的罪行也越重。更為嚴重的是,蘇軾在審問期間,竟然承認了這一些詩就是他諷刺朝政的。
當時宋仁宗非常生氣,就要處死蘇軾。
面對著哥哥即將被問斬,弟弟蘇轍用盡一切辦法,託了許多的關係。並且還上書仁宗,希望以自己的官職為他的哥歌贖罪。
經過蘇轍以及各方人士的出面之下,蘇軾在被關押了一百多天之後釋放。
隨後,兩人也一同被貶往了外地。
“那個啥,凡哥,凡哥,你確定你最為喜歡的是蘇軾,而不是別人?”
“我喜歡的就是蘇軾,怎麼了?”
“我的天……凡哥,雖然我不知道蘇軾怎麼樣,但從這來看,這個蘇軾明明就是逗逼嘛。”
這一說。
眾人亦是瘋狂的發出了資訊:“確實是逗逼。詩這種東西,就算是再諷刺,再怎麼樣,你完全可以不承認嘛,他倒好,自己承認了。”
“這是真性情還是不怕死,更或是智商有問題?”
“如果不是蘇轍,蘇軾早死了。”
“唉,我感覺凡哥可能想坑我們,想講一個逗逼刺激刺激我們的神經。”
顯然。
在陳凡所講的蘇轍當中,蘇軾並不是什麼出彩的人物。
不但不出彩,反而看起來很傻很天真。
對此。
陳凡笑了笑,也不解釋,繼續說道:“雖然兩人都被貶,但怎麼說也撿回了一條命。只是,當哥哥的蘇軾過得有一些慘。他被貶到黃州基本沒什麼事幹,只能拿一點點俸祿,生活過得很苦。可這傢伙又很想買地,買田,甚至是買房。但因為沒有錢,最後只好問弟弟蘇轍借錢。可沒借多久,蘇軾又被貶到了另一個地方慧州,看到慧州的風景還可以,他又想買房,買地,買田……然後又問蘇轍借……結果。沒過多久,蘇軾又不在慧州了。就這樣,來來回回買地買田買房……浪費了一大堆錢,最後自己還住不了。”
公頻上無數的資訊,又是紛至沓來。
“我草,這坑貨又來了。”
“這不是妥妥的敗家嘛。”
“不,這不是敗家,這是敗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