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5部分,盛唐風流,悟來悟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賊!”
……
被唐軍如此這般地羞辱了一番,一眾吐蕃將領們可是全都氣炸了肺,全都衝到了噶爾?欽陵的面前,七嘴八舌地便嘶吼成了一片,渾然沒見噶爾?欽陵的臉色已是鐵青無比——噶爾?欽陵擔心的不是關下這支正逃竄中的唐軍,擔心的是不見了蹤影的河湟軍主力,道理很簡單,聚兵令已經發出,各處兵馬正急速向伏牛川趕來,此時再想要做調整,已是很難,在這等混亂之中,河湟軍主力極有可能會趁機遠遁,一旦河湟軍主力逃回了唐境,那就意味著噶爾?欽陵原先預定的圍點打援之計劃徹底破了產,這倒也就罷了,更深層次的擔憂在於此番伏牛川之戰的破產勢必會引來李顯這隻猛虎,倘若大唐真發大軍前來攻伐,政權尚未穩固的吐蕃國能否守得住吐谷渾可就難說了,而沒了吐谷渾這麼個緩衝之地,吐蕃又能支撐得了多久,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噶爾?欽陵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放任河湟軍逃出生天的。
“仁次松,爾率本部兵馬即刻出擊,無比咬住這支逃走的唐寇,再,傳令德蒙盡起烏海之軍橫斷布哈河,不得放唐寇過河!”
噶爾?欽陵沒理會諸將們的喧譁,靜靜地思索了一陣之後,便已有了決斷,一擺手,止住了諸將們的話頭,面色堅毅無比地下了令。
“諾,末將遵命!”
萬夫長仁次松一聽點到了自己的名,自是不敢怠慢了去,緊趕著躬身應了諾,急匆匆地便奔下了關城,自去調兵遣將不提。
“傳令贊婆並摩索多兩部即刻散開隊形,務必找到唐寇主力之所在,另,傳令悉多所部緊守大通河谷,不得某之將令,不可擅自出擊……”
噶爾?欽陵沒去管仁次松的調兵行動,平板著臉,飛快地下達了一連串的命令,須臾之後,便見數只蒼鷹從關城上衝天而起,分別向東、南、北三個方向展翅飛了去……
“末將蕭三郎參見殿下!”
接到聚集將之令的蕭三郎方才趕到大都督府,連口氣都來不及喘,便被傳到了書房,這才一進門,入眼便見一身整齊王服的李顯正面色肅然地端坐在几子後頭,自不敢稍有怠慢,忙緊走幾步,搶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大禮參見道。
“不必多禮,孤此番叫爾來,是有件重任要爾承擔,生死各半,爾可敢為否?”
李顯沒多客套,只是擺了下手,示意蕭三郎平身,而後臉上的笑容一收,面色肅然地發問道。
“請殿下下令,末將萬死不辭!”
蕭三郎乃血勇之將,自打鄯州戰事起後,便沒少上書請戰,可惜都沒得到李顯的允許,自是早就憋足了勁,此時一聽李顯如此說法,卻是絲毫不懼,面色堅毅地一躬身,慨然地回答道。
“好,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是該到第一旅揚威的時候了,隨孤來!”一聽蕭三郎如此表態,李顯欣慰地笑了起來,一挺身,站直了身子,招了下手,將蕭三郎領到了牆角邊擺放的巨幅沙盤前,指點著沙盤上的某處,神情凜然地開口道:“孤要爾五日內趕到此處,並在十數萬吐蕃大軍強攻下堅守十日,以待孤之大軍趕到,爾可能辦得到?”
“殿下,請恕末將直言,守禦不是問題,以我第一旅之實力,便是二十萬來敵也能力拒之,只是此去路途遙遠,縱使乘快馬,也斷無法在五日內趕到,再者,一路敵軍阻隔不斷,我部雖能,卻也無法層層破擊,非是末將不敢應命,實是不能也。”
蕭三郎只一看李顯指點的方位,眉頭不由地便皺了起來,微微一算,便已斷明此事絕非他第一旅能達成的,自不敢胡亂應承下來,而是直言不諱地拒絕道。
“呵呵,三郎倒是老實,不錯,若是正常行了去,確無法及時趕到地頭,然,孤既然敢如此說,自然有把握讓三郎及時出現在此,唔,只是道路艱險,所攜之輜重卻是無法充足,後繼補給也實難接應上,要守十日確非易事,三郎可能辦到否?”
李顯並未因蕭三郎的拒絕領命而動怒,只是微微一笑地換了個說法。
“這……,殿下明鑑,我部戰力雖強,可靠的便是輜重,若不能明瞭所攜輜重之多少,末將還是不敢胡亂應承。”
蕭三郎狐疑地看了看沙盤上的位置,又偷眼看了看李顯,心中飛快地盤算了一番,到了末了,還是出言謹慎地回了一句道。
“嗯,是這個理兒,孤此處有一地圖,按此行了去,當可及時抵達,至於所攜帶之輜重麼,三郎可自算了去。”
對於蕭三郎的謹慎與小心,李顯顯然甚是欣賞,只因李顯很清楚火器部隊的優劣勢之所在,真要是蕭三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