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5部分,盛唐風流,悟來悟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將軍,唐賊既讓出此城,我軍何妨佔而據之,即便唐賊有甚埋伏,我軍也能進退有度,實無須擔心過甚。”

噶爾?悉多沉吟著遲遲未決,德成和尚卻是有些子看不下去了,這便從旁建議了一句道。

“唔,既如此,那倒也使得。”

金城縣乃是蘭州的屏障,又是扼守大通河谷的要隘,能佔據此地,吐蕃大軍便有了迴旋的餘地,縱使攻不下蘭州,也無須擔心退路問題,這個道理德成和尚能懂,噶爾?悉多又豈會看不出,眼瞅著一時半會無法猜透唐軍的用心,噶爾?悉多雖自疑慮不已,卻也想不到更好的對策,細細地琢磨了一番,便也就順勢同意了德成和尚的建言,這便一揮手,下令全軍進城,此令既下,吐蕃大軍自是聞令而動,開始向城中進發,原本嚴整的陣型自是就此鬆懈了下來,可就在吐蕃軍方才開拔的一瞬間,異變卻突然發生了。

“嗚,嗚嗚,嗚嗚……”

一陣淒厲的號角聲突然在金城縣北面三里外的一座小山上響了起來,緊接著,南邊三里許的一片密林裡也響起了號角之聲,兩支大唐騎兵縱馬衝出了埋伏地,如怒濤般向吐蕃軍席捲而來,沒等吐蕃軍弄明白是怎麼回事,卻聽正前方的城門洞開的金城縣裡也響起了如雷的馬蹄聲,顯然有大批騎軍正在穿城而過。

該死,中計了!

一見唐軍伏兵盡起,噶爾?悉多心不由地便是一沉,第一個反應便是想撤兵逃離,奈何身後不遠處便是大通河,儘管時值枯水期,水並不算深,可對於大軍的撤離來說,卻極易引起混亂,一旦亂了陣腳,再被唐軍一掩殺,慘敗一場也就是難免之事了,毫無疑問,此時撤不得,只能戰而求生!

“須茹迷婆,爾率左軍擋住左翼唐賊!迷贊忍,爾率右軍殺退右翼唐賊,其餘人等跟本將軍衝,一舉擊潰正面之敵!”

既然退不得,噶爾?悉多也就狠下了心來,飛快地下達了一連串的將令,打算憑藉著己方三萬五千人馬的雄厚兵力硬吃三路唐軍,此令一下,原本正慌亂中的吐蕃大軍立馬便動了起來,三箭齊發,以強硬的姿態迎擊三路唐軍伏兵。

吐蕃軍的戰術動作很快,可唐軍來得更快,不等噶爾?悉多的中路大軍全面啟動,便見一面火紅的大旗已從城門洞裡衝了出來,上頭一行鑲了金邊的大字——隴州都督凌!

“該死的,又是這廝!”

噶爾?悉多漢文功底不錯,自是一眼便認出了從城門洞中衝殺出來的唐軍之來歷,心一驚之餘,恨意也陡然而起了,惡狠狠地咒罵了一聲,也不再廢話,拼力打馬加速,率部向高速殺來的關隴鐵騎迎擊了過去。

“休走了吐蕃賊子,兒郎們,取功勞啊!”

在這金城縣埋伏了整整四天的時間,總算是將吐蕃人給等來了,凌重自不想錯過這等建功的大好機會,揮舞著手中的橫刀,放聲嘶吼著,率部全力狂衝,如利刃般向尚未能調整到位的吐蕃大軍直/插了過去,一場硬碰硬的大決戰就此拉開了序幕……

第五百四十五章烽火連天(四)

戰馬在狂奔,熱血在沸騰,凌重的心裡頭戰意也在洶洶地燃著,除此之外,還有著股自豪的得意之情——五年了,自上一次參戰到如今,已是五年過去了,終於又等到了關隴鐵騎揚威的時候了,為了這一戰,凌重付出了不知多少,姑且不論常年操練軍伍的艱辛,也不說為此戰搬遷全縣百姓的辛苦,光是為了設計這麼個伏擊圈套,凌重便不知熬死了多少的腦細胞,而今,這一切都將有了回報,凌重又怎能不興奮異常的。

凌重很清楚噶爾?悉多這個老對手是何等謹慎之人,所設的圈套也正是衝著其謹慎的性子去的——空城乃是為了讓噶爾?悉多疑懼,從而不敢輕易進兵,而唐軍卻能趁著吐蕃軍猶豫不決的時候收緊了包圍圈,打的便是一個時間差,要的便是趁吐蕃軍陣型大亂時一舉破敵,當然了,凌重也不是沒考慮到噶爾?悉多不管不顧地便衝進金城縣中的情況,實際上,城中早堆滿了引火之物,一旦吐蕃軍真敢如此行了去,自有早已預先埋伏在城中密道的敢死隊會去引燃沖天大火,給吐蕃軍來上一個燒烤大會,不過麼,話又說回來了,若是能不燒城自然是更好,畢竟火勢一起,這金城縣也就全完了,好在噶爾?悉多相當之配合,面對空城而不敢進,這便給了凌重一個全力發揮的良機。

戰鬥爆發得很快,最先交上手的是凌重所部的五千鐵騎與噶爾?悉多統領的八千騎兵、五千步兵,一方兵精馬快,另一方則人多勢眾,兩股洪流迎面撞上的結果便是巨響連爆,人仰馬翻,嘶吼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