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0部分,盛唐風流,悟來悟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焦僭泵牽�靡徽笞擁某聊��螅�獠藕謎�韻鏡鼗恿訟亂灤洌�崦璧�吹匭�劑撕鴕櫚目�肌�
“大唐太子殿下,諸位,我大食帝國素來與大唐友善,彼此貿易往來不絕,向無衝突,而大唐竟悍然派兵攻掠我國,是何道理?”
大食人的教義中雖也有著謙遜這一條,不過麼,那玩意兒只是掛羊頭賣狗肉罷了,大食人對外行事從來就只用彎刀說話,即便此番是因戰敗之故方才來大唐談判,可驕橫的個性卻是沒半分的收斂,這不,李顯話音才剛落,一名大食談判官員已是迫不及待地站了起來,用阿拉伯語高聲指責大唐妄自挑起戰端。
“向無衝突?這位使者怕是腦袋壞了罷,記性竟如此之差,也罷,本官就給你點提醒好了,貞觀二十一年,貴國悍然興兵攻打波斯,我大唐先皇下詔,勒令貴國罷兵,貴國竟置之不理,此乃藐視我大唐之惡行也,又,顯慶六年,貴國兵發吐火羅,剿殺波斯王室,我大唐天子再次下詔譴責,貴國還是置之不理,屢次三番挑釁我大唐之威嚴,已是死罪難逃,今我大軍收服波斯故國,乃順天應人之舉也,若非顧念貴國尚有悔意,早將爾等剿滅殆盡矣,若再不按我大唐要求行事,舉國盡滅就在眼前!”
雙方實際參與談判的各有五人,大唐這一方除李顯不算之外,還有鴻臚寺卿元萬頃、禮部尚書林明度、左驍衛將軍劉子明、太子舍人方路庭以及新晉禮部主客司郎中王方明,這其中四人是太子一系的官員,唯獨元萬頃是鐵桿的後黨,偏偏就屬此人個性最衝,那一頭大食官員話音剛落,這一頭元萬頃聽完了通譯的轉譯之後,第一個便跳了出來,毫不客氣地將大食官員的話狠狠地駁了回去,言語錚錚,倒真有些氣勢,只不過其之用意麼,那可就有些值得懷疑了。
“元大人這話說得太過罷,當年波斯王室魚肉百姓,荼毒民間,以致天怒人怨,我大食帝國前去征討,乃受真神之指引,解萬民於水火之中,而今其地之民皆受真神感召,再無受壓迫之苦,足可見我大食所為乃是順天應人之舉也,倒是貴國悍然興兵犯我國境,屠戮戰俘,毀我家園,怕是與貴國所奉行之寬恕不符罷?”
穆阿?維亞?阿本到底是在大唐呆過不少時日的,掉起文來,還真有點水平,當然了,這些話估計也不是他自己想出來的,而是事先便已由國中智者商議好的,只是由其用漢語表述出來罷了。
“荒謬!爾這廝安敢顛倒黑白,跑去它國殺人放火,倒說是解救百姓,當真欺我大唐無人麼?實話說與爾知,貴國若是真心求和,那還有得談,若是再妄自狡辯,休怪我大唐再發大軍前去,一舉蕩平了爾等!”
元萬頃一門心思就想著破壞和談,別說穆阿?維亞?阿本所言原就沒有道理,便是有道理,他也不會加以理會,一味地強硬著,不管不顧地便以武力為威脅,宛若大唐之軍權就掌控在其手中一般。
“元大人這話說得好無道理,我大食帝國豈是怕戰之輩,今,我大食帝國五十萬大軍早已集結,真要打,頃刻便可發兵,之所以先不戰者,不外乎顧念貴、我兩國往日之情誼罷了,倘若貴國肯撤軍,一切還有得商議,若不然,我大軍將朝發夕至,平復波斯一地,不過彈指間事而已!”
元萬頃的囂張態度實在是有些面目可憎,登時便激起了大食官員的憤怒,通譯話音剛落,就見一名大食將領已是慨然而起,毫不示弱地反駁了元萬頃一把,這人赫然竟是曾與唐軍交過手的默罕默德?蘇本?侯賽因。
“哈哈哈……,笑話,好大的一個笑話!就爾等大食弱旅,也敢妄稱大軍,前番十五萬人一戰盡滅,今番就算來得再多,也不過魚腩而已,嘿嘿,爾等若是不想滅國,那就乖乖地按我大唐吩咐去辦,若不然,那就不必再談了!”
元萬頃素來就是個驕狂之輩,此番又得了武后的提攜,得以出任談判之副使,自是當仁不讓地唱起了獨角戲,壓根兒就不給其餘同僚開口的機會,言語猖狂至極地將大食往死裡逼了去。
“元大人請了,不知貴國有何要求,且請告知一二可好?”
聽完了通譯的翻譯,大食與會諸人都為之怒色於形,倒是葉齊德?伊本?阿布卻很是鎮定,並未對元萬頃的話進行回擊,而是淡然地問了一句道。
“很簡單,就三條,第一,貴國國主須親來長安,向我大唐認罪;其二,貴國須得俯首稱臣,年年來朝,歲歲來貢;其三,前番一戰中,我大唐所有損失須由貴國全部賠償!除此之外,我大唐與貴國無甚可談之處,若不服,戰場上見高下!”
元萬頃是最早投向武后的官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