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3部分,盛唐風流,悟來悟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些子急了,忙側轉了身去,運足了中氣地斷喝了一聲。
“第一連集合,向左看!”
“第三連,集合!”
“第九連,列隊!”
……
蕭三郎這麼一聲大吼之下,一眾官兵們這才驚醒了過來,自是不敢再胡亂鬨鬧,隨著各連連長的口令聲響起,九個方陣數息間便已成形,整齊倒是頗為整齊,只是一個個鼻青臉腫不說,身上的軍裝也盡皆不整,更別說有不少官兵肩膀上扛著的木槍早已斷了去,如此排列起來,形象實在是好不到哪去,不過麼,真令李顯不滿的卻不是這些表面上的東西,而是一眾官兵們缺乏一種有我無敵的氣勢,換而言之,這支軍隊的軍魂尚未能成型,當然了,這責任是多方面造成的,並不能完全怪罪到蕭三郎的頭上,說起來李顯本人也脫不開關係,畢竟沒有哪支強軍是拿木棍當槍使便能練出來的。
“報告,全團九連集合完畢,請殿下指示!”
各連集合已畢,各連長紛紛小跑著到蕭三郎面前舉手敬禮稟報,而蕭三郎則嚴格按照《步兵操典》所規定的一一回了禮,末了,一個規範的轉身行禮,向李顯高聲稟報了一句道。
“稍息!”
李顯在後世上大學時興趣廣泛得很,不單喜歡旅遊,也喜歡軍事,尤其喜歡看一戰、二戰時的軍史以及各種步兵操典,但卻並未接受過正規的軍事訓練,對於火槍軍該如何訓練乃至戰術僅僅只能說是略知一二,所炮製出來的《步兵操典》說起來也就是個簡略的綱要罷了,不過麼,李顯對於軍裝乃至軍禮之類的卻並不陌生,這會兒一見頭戴大蓋帽的蕭三郎對自己行軍禮,李顯很有種再次穿越了時空的暈眩感,好在李顯自控能力極強,倒也沒因此而鬧出甚洋相,一抬手,同樣回了個規範的軍禮。
“是!”
蕭三郎中氣十足地應了諾,一個側轉,讓到了一旁。
“全體都有了,立正!”
李顯大步走到了各方陣之前,運足了中氣,斷喝了一聲。
“啪!”
隨著李顯的口令下達,一千餘第一團的將士齊刷刷地一併腿,各自挺直了腰板,神情倒是肅然得很,可望向李顯的眼神裡卻皆是疑問之色,很顯然,一眾官兵們對於李顯能按《步兵操典》呼口令之事深感疑惑與不解。
“稍息!”
第一團乃是軍事變革的基石,自然是重中之重,李顯斷不能輕忽了去,實際上,對於訓練上可能遇到的困難,李顯已是早有思想準備,他此番前來的目的便是為了二件事,一是視察部隊,順便考核一下蕭三郎的帶兵能力,二來麼,便是要給這支部隊打打氣,幫其確立信心,已利於軍魂的養成,為此,李顯可是專門抽了些時間練習了好幾回的軍規軍紀,自不可能在這等小細節上出甚岔子,口令之聲可謂是標準至極。
“啪!”
又是一聲脆響,一千餘官兵如同一人般地側出右腿,作出了稍息的姿勢,整齊而又劃一,看得出蕭三郎在這上頭的訓練相當之到位。
“爾等是何部隊?嗯?回答孤!”
李顯環視了一下眾將士們,沉著聲發問道。
“陸軍第一團。”
一眾官兵們顯然沒想到李顯會如此問法,一時間都不知該如何應答才好,場面登時便陷入了一派尷尬的死寂之中,末了,還是一名站在佇列中央的小兵怯生生地冒出了一句,登時便引得全場官兵盡皆矚目不已,立馬便令那名小兵尷尬得臉色通紅如血,頭都快抬不起來了。
“你,出列!”
李顯面無表情地看著那名答話計程車兵,按著操典的口令斷喝了一嗓子。
“殿、殿下,小的,小的……”
那名被點了名計程車兵驚慌地左右看了看,身子微微一縮,似乎想要退到後頭,可到了底兒還是沒那麼做,而是鼓足了勇氣,大步行出了佇列,舉手敬了個禮,試圖按著操典報告,可畢竟是太緊張了些,話到了嘴邊,愣是說不出個囫圇來。
“姓名,軍銜?”
李顯並沒有計較那名小兵的失禮,可也沒出言鼓勵,而是不動聲色地喝問道。
“列兵陸三勝!”
李顯這麼一發問,小兵條件反射地便挺直了身子,“啪”地敬了個禮,高聲回答道。
“稍息!”李顯中規中矩地按操典還了個禮,而後稍微放緩了下語調道:“列兵,孤問你,爾等是何部隊?”
“報告殿下,是陸軍第一團!”
陸三勝再次條件反射地立正敬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