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5部分,盛唐風流,悟來悟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餘的辛苦耕耘終於將要見一個分曉了,至於樂彥瑋的死麼,李顯其實並沒有太多的傷感,之所以煩躁,大體上是因時局所致,沒誰會喜歡自個兒好不容易才栽培起來的嫡系被生生拆得個七零八落的,哪怕是早就有了相關的思想準備,心裡頭也一樣好受不了。

“人生七十古來稀,樂公年已七十有三,也算是壽終正寢了,殿下還請節哀順便。”

張柬之雖是智者,可卻猜不透李顯此際的心思之所在,這一見李顯臉上的神情複雜難明,自是以為李顯是在傷感樂彥瑋的抱恨而終,這便趕忙出言勸慰了一句道。

“嗯,話雖如此,可樂公之死畢竟與孤有關,孤心中頗有歉疚,奈何人死不能復生,罷了,待到將來,孤斷不會忘了其襄助之功的。”

李顯雖不甚傷感樂彥瑋的死,可該表現一下的卻也不會忘了,這便搖了搖頭,語氣沉重地給出了個承諾。

“殿下英明,樂公若有知,當欣慰矣!”張柬之唯恐李顯沉浸在傷感之中不能自拔,稱頌了一句之後,立馬轉開了話題道:“樂公一生唯謹慎,其臨終之交待確有可取之處,還請殿下斟酌取之為荷。”

“嗯,孤心中有數,今芒松芒贊已死,‘飛燕計劃’也進展得頗為順利,最快明春便可摘桃子了,只是出師之名卻是有些礙難,先生對此可有甚妙策否?”

論及對武后的瞭解,李顯自稱第二的話,這滿天下就沒人敢說第一了,他又怎會不知曉與武后的對抗是個漫長而又艱難的過程,在這一點上,李顯自是早已做好了艱苦奮鬥的思想準備,至於樂彥瑋所認為的改革步子邁得過大過快的問題麼,李顯卻是頗不以為然的,只因他很清楚現有的軍政體制不大改的話,將來怕是依舊難逃藩鎮之亂,為子孫後代計,哪怕再難,李顯也絕不會退縮,只是這話李顯卻是不願宣之於口,這便含糊地應了一句,旋即便將話題轉了開去。

“唔,此事確得從長計議方好。”

一聽李顯提起征伐吐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