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6部分,盛唐風流,悟來悟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那些先前歸附於房當部落的小部族頭人們首先吃不住勁了,亂紛紛地跪了一地,緊接著,頓寧阿、明祈等大部落頭人們也盡皆惶恐地跪倒在地,各自大禮叩首不迭。

“都平身罷。”

對於這幫子草原部落頭人們的秉性,李顯自是清楚得很,這都是些只崇尚武力,信奉拳頭大便是王的主兒,自是不會跟眾人玩甚禮賢下士的把戲,毫不謙讓地站在原地,直到一眾人等都行禮已畢,這才從容地一抬手,淡淡地吩咐了一句道。

“草民等謝殿下隆恩。”

一眾部落頭人們多多少少都跟官府打過交道,於禮數上雖所知無多,可大體的禮節卻還是懂的,一聽李顯叫起,自是緊趕著全都謝了恩,各自站了起來,卻無人敢將身子站直了,盡皆躬著身子,作出一副恭聽李顯訓示之狀。

一幫老滑頭!

哪怕一眾頭人們態度恭謙得幾無可挑剔處,可李顯卻並未因此而自得,他很清楚這群傢伙都是些啥貨色,此時的敬畏不過是怕了唐軍之威罷了,卻絕不是真心想要歸附大唐,倘若李顯真要是拿治理河西北部諸族的策子來對付眾人的話,這群傢伙回頭一準能將整個河西鬧騰得不可收拾,當然了,李顯本就無此意,卻也並不在意一眾人等暗藏在心的那些個小算計,只是和煦地笑了笑,卻並無甚訓示之言,就這麼平靜看著一眾人等。

“殿下,此番有亂乃是因房當孤峰作孽所致,我等皆不屑與之為伍,今幸得李將軍神威,已將亂賊盡皆剿滅,我河西諸族皆萬幸也!”

李顯這麼一沉默,一眾部落頭人們可就有些子沉不住氣了,可卻又不敢隨便出言,只能是盡皆將目光投向了頓寧阿與明祈這兩大部落頭人的身上,奈何這兩位都是老奸巨猾之輩,哪怕一眾人等的目光熾熱無比,卻盡皆裝成沒瞅見,愣是不言不動地躬身而立著,絕不肯在此時有甚觸怒李顯之言行,倒是阿史那勝華因著其兄的緣故,底氣較足,這便第一個站了出來,陪著笑臉地奉承了一句,言中之意便是想著將此事就此了結了過去。

“嗯,阿史那將軍(阿史那勝華因其兄之故,得了個昭武將軍的虛銜)所言甚是,党項房當部落勾連‘黑風盜’,欲圖謀不軌,實謀逆之大罪也,其人雖死,其罪尤難恕之,然上天有好生之德,孤也不想趕盡殺絕,這樣罷,房當一部盡皆貶為奴籍,交由官府統一安排使用,以工恕其罪,就按吐蕃戰俘舊例辦好了,諸位對此可有甚不同意見麼?”

阿史那勝華的想法雖美,奈何李顯卻沒打算讓此事便這麼不了了之了去,這便溫和地笑了笑,順著阿史那勝華的口風,毫不容情地宣判了房當一族的覆滅。

“殿下聖明,只是末將以為房當孤峰雖是該死,其族老幼卻頗有無辜,殿下您看……”

一聽李顯一開口便將房當這個河西最大部落盡皆發配為奴,一眾頭人們登時全都傻了眼,嚶嚶嗡嗡之聲大作之餘,卻也無人敢跟李顯當面強抗,盡皆將不滿的目光投到了阿史那勝華的身上,立馬便令阿史那勝華有種如坐針氈之感,沒奈何,只好強笑著再次進言道。

“是啊,殿下,房當孤峰既已伏誅,河西當無患矣,牽連過巨恐遭物議,不若就讓房當一部以財物自贖也罷。”

阿史那勝華話音一落,大有兔死狐悲之感的明祈立馬出言附和了一句道。

“是啊,殿下,老朽以為明祈老哥所言有理,還望殿下三思。”

“懇請殿下開恩!”

“殿下,聖人皆仁恕,且容房當一族自贖罷。”

……

一眾部落頭人們其實彼此大有仇隙,在場一眾頭人中,與房當部有舊仇者不在少數,可都唯恐李顯滅人部族滅成了習慣,自不願見房當一部落得個全族盡滅的結局,盡皆開口為房當部落求起了情來,為的不是房當一族的生死,想的不過是圖存自身罷了。

殺雞為了甚?那還不是為了給猴子看的,倘若猴子都不怕了,這雞殺不殺又有甚區別可言?李顯整出如此大的陣仗自然不是鬧著好玩的,不將面前這幫子桀驁不馴的主兒們盡皆馴服了,李顯也就白瞎了此番忙碌了的,很顯然,李顯是絕不可能放過這等一舉震懾住諸部族的良機,自是不會因一眾部落頭人們的求情而心軟了去,不過麼,李顯也沒急否定一眾頭人們的進諫,只是微笑地傾聽著,任由一眾頭人們亂哄哄地瞎鬧騰個夠。

李顯的金口不開,一眾頭人們說著說著便沒了聲氣,一個個盡皆神色不寧地閉上了嘴,可憐兮兮地巴望著李顯,心裡頭七上八下地忐忑個不停,至於那些個曾經歸附房當部族的頭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