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4部分,盛唐風流,悟來悟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除了相信李顯之外,卻也沒旁的路好走了,只略一猶豫,便即慨然狀地應允了下來。
“如此甚好,六哥且將事實盡皆寫明,父皇自會有公斷,後日一早,小弟自會來取,萬不可將摺子轉託它人,時候不早了,小弟這就先告辭了。”
該交待的事宜都已交待清楚,李顯自是不想在這髒臭無比的牢房多加逗留,這便站起了身來,朝著李賢拱了拱手,一轉身,大步便向牢外行了去。
“七弟!”
自打進了詔獄,就渾然不曾有人來探視過李賢,這會兒好不容易盼來了李顯,李賢自是巴不得李顯能與其多嘮嗑上一陣,這一見李顯要走,忙不迭地便站了起來,惶急地喚了一嗓子,然則李顯卻並未回頭,只是身子微微一頓,腳步卻不曾稍停,幾個大步之後便已隱入了黑暗之中去了……
第五百九十六章兄友弟恭(中)
王府依舊是那座王府,渾然沒半點的變化,哪怕李顯離開已是六年之久,可一眾留下來看家的僕役們卻是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偌大的王府早已收拾得乾淨整齊,與李顯離去之前幾乎一模一樣,若要說有甚不同的話,那便是這王府裡的人氣頗有些不足,稍顯冷清了些,人行其間,頗覺空寂,然則李顯卻顯然並不在意,將一眾親衛們打發去休息之後,也沒帶隨從,便即獨自一人漫步向內院書房行了去。
“屬下莊永(羅通)參見殿下!”
李顯行走的速度並不快,只是緩步而已,可府中的路終歸是有盡頭的,不多會,便已遷延著行進了書房之中,方才轉過屏風,早已恭候在內的莊永與羅通已是緊趕著搶上了前來,各自躬身大禮參拜不迭。
“不必多禮,都入座罷。”
乍一見到久別多年的兩位心腹愛將,饒是李顯生性沉穩,卻也不由地露出了絲激動之神色,可也沒多說些甚子,只是平和地壓了下手,示意二人免禮。
“謝殿下!”
莊、羅二人雖激動,卻不敢有甚失禮之處,始終躬著身子,直到李顯已然在大位上落了座,這才齊聲謝了恩,分左右各自坐了下來。
“這數年孤遠在河西,東都事宜皆有賴二位主持,辛苦了,孤感激不盡。”
李顯並未急著說正事,而是先拱手為禮,很是和煦地撫慰了莊、羅二人一番。
“願為殿下效犬馬之勞,百死莫辭!”
莊、羅二人自不敢受了李顯的禮,忙不迭地各自躬低了身子,出言遜謝了一句道。
“嗯,說說這兩日的情形罷。”
李顯沒再多廢話,虛抬了下手,示意二人平身,而後面色一肅,轉入了正題。
“稟殿下,翼王已於半月前回到東都,除入宮晨昏定省外,閉門謝客,而越王則日日會客,言語間每多暗示,意指聖上屬意翼王,蠱惑群臣依聖意行事,另,三日前,天后突然下詔在宮中設一道觀,以為陛下祈福,觀名清風,位於通訓門內側,據內線訊息,觀中有道士二十八人,為首者是一獨臂老道,自稱清風上尊,疑似棲霞觀餘孽清虛道人……”
李顯有問,身為“鳴鏑”掌舵的莊永自是不敢怠慢了去,身子微微一躬,緊趕著將這數日來的重要訊息一一稟報了出來。
清風觀?呵呵,那老賊婆心虛了!一聽到武后設立清風觀,李顯心中立馬便是一動,已然猜知了武后此舉的用心之所在,此無它,左右不過是對李顯的武藝深感忌憚罷了,由是可見武后儘管安排了不老少的後手,卻並無信心能遏止住李顯強勢入主東宮之大勢,唯恐李顯有朝一日會依仗冠絕天下的武藝突入內禁行兇,故而巧設名目,將清虛等一干棲霞山餘孽盡皆安排於宮中以為預防之措施,這等用心著實是太過淺顯了些,李顯自是一眼便能看穿,不過麼,卻也並不放在心上,只因李顯壓根兒就沒打算行那等小人之勾當,真要反,又何須行刺,以李顯如今之實力,堂堂正正地演上一折“玄武門之變”又有何難的?非不能,實不願為耳。
李顯從來都不是個心慈手軟之輩,別說殺一人而定天下,便是殺上千人、萬人,李顯自不會有絲毫的猶豫,問題是這樣做的代價太大了些,不到迫不得已的最後關頭,李顯是斷然不願走這一步棋的,原因很簡單,殺人很容易,可要想不留行跡卻是很難,儘管李顯不是很在意虛名,卻也不想平白便遺臭萬年,大義名分那玩意兒多少還是要講的,當然了,這並不是主要因素,李顯真正在意的則是天下的安穩,只因武后此際勢大,再加上越王李貞那頭老狐狸還在旁虎視眈眈,一旦亂起,很有可能會就此蔓延天下,這個險李顯自是不敢輕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