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4部分,盛唐風流,悟來悟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可是沒少吃苦頭,自是知曉李顯的能耐非凡,心中的忌憚之意早深,自是百般不願見到李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奈何在不知李顯的抉擇之情形下,李貞也實在是不敢胡亂出手,心底裡的壓抑自是不消說地重了起來。

“無妨,無論太子殿下做何選擇,我方都只有強力狙擊一道可走!”

陳無霜臉上的神情雖慎重,可自信之心依舊在,這一見李貞在那兒苦惱得長吁短嘆不已,立馬便給出了己方應做之選擇。

“嗯?這……”

一聽陳無霜說得如此肯定,李貞不由地便有些子傻了眼,木訥訥地說不出句完整的話來。

“王爺莫急,且聽陳某慢慢說來。”陳無霜顯然早有成竹在胸,微微一笑,一壓手,示意李貞莫慌,不緊不慢地開口道:“自古帝心最難測,今上雖闇弱,卻非愚魯之輩,雖因體弱,不得不將政務交出,可內心裡卻並非樂意為此,是故,今上所需要的是朝局的平衡,而非一方獨大,此一條上,今上對王爺可是寄於了厚望的,王爺行事只消是衝著這個目的去的,聖上那頭斷不會有甚見怪之心,反倒會褒獎有加,既如此,無論太子殿下要如何做,王爺只須把握維持現狀這一條便足夠了,其餘諸事又何須顧慮太多。”

“唔,那倒是,只是太子那廝勢大,又頗得諸相支援,他若是要強上,怕是聖上也攔阻不住罷,老夫若是強自與其阻梗,豈不得罪其深矣,萬一要是其真監了國,那……”

陳無霜已將道理說得極為透徹了,李貞自不會聽不懂,只是聽懂歸聽懂,真要李貞下定決心如此去做,卻還是不免有些不敢放心,畢竟李顯的能耐與狠辣擺在那兒,李貞實在是不想過早與李顯硬碰硬地大幹上一場的。

“那也無妨,某若是料得不差的話,娘娘這頭是要捧殺太子殿下,王爺雖出面反對監國,卻註定必是政事堂中的少數,事情終歸還是要鬧到聖上處的,有了王爺的反對,無論是聖上又或是娘娘處,都有了借力壓下此議之可能,換而言之,太子縱使滿心想要監國,也萬難辦到,真要是他敢如此行了去,不單得不到好處,反倒會引來聖忌,聖心一失,太子怕就將有難了,自顧尚且不暇,哪還有心思來尋王爺之麻煩,至於萬一要是太子真借群臣之勢壓服了今上與娘娘,真得了監國之位,欲鞏固朝局的話,也須得王爺全力配合,拉攏兀自不及,又怎會當即便尋王爺的不是,至於將來麼,那走著瞧也就是了,當然了,話又說回來了,萬一太子那頭瞧破了娘娘的捧殺之策,王爺的反對豈不正符合太子殿下之所需麼,總而言之,無論太子殿下作何選擇,王爺只管反對其監國便可!”

陳無霜自是知曉李貞已是被李顯打怕了的,見其顧慮過甚,心下難免嘆息不已,但並未帶到臉上來,而是慨然地分析了一番,以此來堅定李貞之信心。

“父王,陳先生說得對,只消聖眷在我,無須顧慮如許多,而今我等已非初至京師之時,又何須懼太子那廝!”

陳無霜說得雖是在理,可李貞卻還是猶豫著不敢下定決心,那等溫吞水之狀一出,脾氣焦躁的李衝卻是看不下去了,這便從旁插了一句道。

“王爺,明日便是議政之時,終歸須早作決斷才是。”

裴守德之智算雖不及陳無霜,卻也不是尋常之輩,對於陳無霜的分析自是深以為然,這一見李貞顧慮太多,也有些子坐不住了,緊趕著便出言提點道。

“嗯,也罷,那就這麼定了,通知下去,諸般人等都做好準備,倘若真鬧到了朝議上,一體共進退!”

諸人都已是紛紛進言了,可李貞卻還是沒有急著下個決斷,而是臉色陰晴不定地將陳無霜的分析細細地過了好幾番之後,這才慎而又慎地下了決心,只是眼神裡的猶豫與顧忌之意依舊不曾稍減半分……

第七百一十七章勸進風波(四)

這世上跑得最快的不是馬,也不是風,而是謠言,也不知是從何吹出的一股邪風,說是今上有意讓太子監國,以取代武后之臨朝,訊息幾乎是一夜之間便已傳遍了整個京師,一大早地滿城百姓官員皆在議論著此事,流言越傳版本便越多,只是無論哪一個版本的傳言,其傾向性都極為的明顯,除了後黨死忠之外,絕大多數人都支援太子主政,一時間,李顯原本就高的聲望陡然間再次拔高了老大的一截,以致於不少自認為大勢不可擋的朝臣們都急不可耐地上了勸進之本章,政事堂那頭收到的此類摺子已是多達近百本,弄得一眾原本打算議事的宰輔們都為之忙亂不堪,到了末了,不得不停下其餘事宜,專一先議決此事。

“諸公,這事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