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部分,盛唐風流,悟來悟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城門樓上,一臉的滿足之感,壓根兒就沒去理會陪在其身側的一眾地方官吏們的奉承話,一雙眼不時地在關下盛市與大道的遠方來回地切換著,似若有所盼之狀,其實心神早已不知飛到何處去了。
“殿下快看,來了,來了!”
就在李顯走了神之際,陪侍在其身邊的高邈突地高聲嚷嚷了起來,瞬間便將李顯從遐思裡驚醒了過來,抬頭望去,立馬便見大道遠端一陣煙塵揚起,數輛馬車在一彪軍馬的簇擁下從一道山灣處轉了出來,風馳電掣般地沿著古道向關城駛來,隊伍前方一面火紅的大旗隨風飄揚,上頭一個碩大的“李”字,旗上的徽號明白無誤地顯示著來者的身份——璐王李賢!
好小子,總算是來了!一看清旗上的徽號,李顯心中立馬滾過一陣激動,手臂一揮,呼喝了聲:“走,隨孤下關迎接六哥大駕!”話音一落,邁開雙腿,大步跑下了城門樓,一派激動得難以自持狀,他這一動,隨侍在側的眾人自是不敢怠慢,亂紛紛地全都湧下了城頭。
馬車隊看起來近,其實離關城尚遠,所為看山跑死馬便是這個道理,這不,李顯翹首足足等了近半個時辰,疾馳而來的馬車隊才緩緩地停在了關前,當先一輛豪華馬車的簾子一動,璐王李賢已哈腰從車上鑽了出來。
“六哥,您總算是來了,可把小弟給等壞了!”
一見到李賢下了馬車,李顯立馬大步迎上了前去,語氣頗顯激動地招呼了一聲。
“有勞七弟了。”
大半年的時間並不算長,可李賢的變化卻是極大,正處在發育期的身子猛然拔高了老大的一截,比起尚未發育的李顯來說,整整高出了一個頭,原本青澀的臉龐經過地方政務的磨練,也就此成熟了不少,站在那兒,恍然間已有了顧盼自雄的賢王氣概,哪怕一雙眼中激動之色在不停地閃著,可臉色卻沉穩依舊,口中也僅僅只是簡簡單單地道了一聲,並沒有太多的言語。
“六哥,走,小弟已令人備好了酒宴,你我兄弟今日要好生暢飲一番。”李顯見李賢氣度大變,心中不禁有些異動,可臉上卻依舊是熱情無比地笑著,緊趕著邀約道。
“好,七弟的酒哥哥一定要喝,七弟請!”
對於李顯的邀請,李賢自是不會拒絕,微微一笑,比了個“請”的手勢,笑呵呵地與李顯肩並肩走進了關城,哥倆個一路說說笑笑,一派的兄弟情深義重,瞧得隨侍在側的一眾人等皆暗自感佩不已……
接風宴其實也就是吃個意思而已,李賢與李顯哥倆個都不是貪杯之人,自然是意思到了便算了事,然則畢竟與宴者眾,內裡不單有兩家王府的眾多屬官,還有著函谷的地方官員在,哥倆個雖都不想在這等酒宴上多耗功夫,卻也只能耐著性子歡飲上一回,就這麼著,一場酒宴下來,天都已經黑透了,將一眾官吏們打發走了之後,同宿於驛站中的小哥倆個總算是有了單獨會面的機會。
“七弟,此番之事為兄承你的情了,容為兄後報。”
驛站的一間空房中,小哥倆個隔著几子相對而坐,面色雖都有些酒後的紅嫩,可眼神都清亮得很,彼此平靜地相視了一陣之後,李賢率先打破了沉悶,頗為感慨地說了一句道。
李賢這話說得極為實誠,確實不帶半點的虛言,只因此番要不是李顯及時通報太子的計劃,又給出了明確的建議,李賢絕對無法做出準確的反應,更別想能從中漁利了的,換句話說,他能得以參加封禪大典,並能有調回京師的機會全都是出自李顯的妙手安排,否則的話,那個岐州刺史的活計他李賢還不知要當到何時為止,倘若遠離中樞日久,即便就是能再回到京師,怕也沒什麼戲可唱了的。
“六哥此言過矣,你我兄弟乃是一體,一損俱損,一榮俱榮,能為六哥辦點小事,實小弟之幸也。”李顯並未因李賢的感謝而自得,淡淡地一笑,很是誠懇地回答道。
“嗯,七弟之言為兄信得過,你我兄弟齊心,其力足以斷金,為兄能得七弟之助,實是天幸。”經過了如此多的波折之後,李賢已經不懷疑李顯對自個兒會別有用心,雖說尚有著些許的提防之心,卻已基本上肯定了李顯自己人的身份。
“六哥過譽了,小弟不過蒲柳之姿罷了,僅能略供驅策,唯有奔走之力耳,實不足掛齒,如今朝局尤亂,萬事尚需六哥居中排程方好。”一聽李賢此言,李顯便已知自己基本上已取得了李賢的信任,躲其背後發展的初步計劃到此算是基本告成,心中不禁暗喜,可臉上卻是一派謙遜之色地恭維道。
“唔,如今那位主兒大敗虧輸,倒是個不錯的時機,七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