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部分,盛唐風流,悟來悟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它,心頭立馬滾過一絲微微的不快,可也沒多說些甚子,只是在言語間暗示了一番,那意思是——你小子有甚要求就直接提好了,甭再拐彎抹角地扯個沒完!
“多謝太子哥哥抬愛,小弟只想知道,倘若是太子哥哥主持河工事宜,將如何行之?”李顯自是聽得出李弘話裡的潛臺詞,可卻並不在意,微微一笑,輕描淡寫地將話題拋了出來。
“這個……”
一聽李顯問起此事,李弘不禁為之一愣,只因這數日來,李弘早就召集了人手研究李賢所提出的各項整改措施,得出的結論是大體上可行,唯一爭議比較大的是治河款項的出處——除了劉祥道等少數幾名官員支援酒牌與車馬牌之事外,以樂彥瑋、盧承慶、閻立本為首的朝中大員均表態堅決反對,主張另想它法,只是這個“它法”究竟如何個整法,一眾極品大員們卻全都抓了瞎,沒見誰能說出個靠譜的道道來,這也正是李弘不敢直接上本高宗,明著爭搶河工事宜的最主要根由所在,此際被李顯問到了痛處,李弘自是不免犯起了躊躇,猶豫著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太子哥哥,小弟對河工之事倒是有些不算靠譜的想頭,還請太子哥哥斧正。”李弘的為難之處李顯自是心中有數,畢竟其真正開始忙活河工事宜也就是這幾天的時間而已,要想提出個比李賢所奏的摺子更高明的章程來幾乎沒有可能,當然了,李顯提問的用心也不全是為了刁難一下李弘,只不過是為了引出話題罷了,這一見李弘支支吾吾地說不出話來,李顯便即微微一笑,拱手說了一句道。
“哦?七弟請講,為兄聽著便是了。”
李弘正自不知該如何應答之際,這一聽李顯居然對河工一事還另有想法,登時便來了興致,這便笑著比了個手勢,示意李顯但講無妨。
“太子哥哥明鑑,臣弟以為河工之難有三,其一,河道失修,多有淤塞,改造之工程浩大,所費極多;其二,牽涉面廣,朝堂各部、地方有司皆有牽連,多方管轄,政出多門,其勢必亂;其三,諸般利益糾葛其中,縱使多番朝議,亦難有定奪,徒耗時日耳,此三條者,不知太子哥哥以為然否?”河工事關社稷安危,李顯雖有另有算計,卻絕不願看到河工之事糜爛的,此來的目的除了要換取些好處之外,更多的則是要極力確保河工之事能順遂而行,此際見李弘來了興致,李顯自是毫不隱瞞自己的想法,板著手指便將河工一事的難處一一點明瞭出來。
“七弟所言甚是,此三大難若是不除,河工一事難見成效,卻不知七弟對此有何見教麼?”李弘監國多回,對政務自然是清楚得很的,只一聽,便知曉李顯所言無虛,心中一動,隱約猜到了李顯的心思,不由自主地便露出了一絲的喜色,可也沒就此說破,而是緊趕著出言追問道。
“回太子哥哥的話,臣弟以為河工之具體事宜六哥的摺子都已述說詳盡,原也無需臣弟再行復述,臣弟只有兩點建議,或有助河工之整治,其一,設立河道總督衙門以統管河工之事,無論治河、漕運、糧庫管轄皆由河道總督統一指揮調配,各有司衙門乃至地方官府為其輔,此事權統一之道也;其二,治河之所耗甚巨,六哥所言之酒牌、車馬牌雖能解一時之厄,卻難遂行之,再斟酌議之也罷,以臣弟所見,若以五年為期,分時段分工期撥款,則戶部壓力遂減,倘若籌謀得宜,當不致有捉襟見肘之虞。”李顯暢暢而談,將所思所想一一道出,言語雖平淡無奇,可內裡的構思卻頗具新意,至少對於李弘來說,很有一種耳目一新之感。
“河道總督?不錯,這想法好,事權統一,責權分明,好,若能按七弟所言行去,何愁河工不治,七弟果然大才!”李弘政務熟捻,自是聽得懂李顯所言的奧妙之所在,尤其對能不徵酒稅這一條更是感興趣,畢竟依附李弘的大臣們基本都是豪門世家出身的大臣,李弘實不願因強行開徵酒稅而導致手下眾臣離心離德的,只不過這等心思實不足為外人道哉,故此,李弘僅僅只是對河道總督衙門的設定大讚不已,卻隻字不提酒牌之事,這也算是避重就輕之舉罷了。
“太子哥哥以為好便成,呵呵,臣弟也就是瞎琢磨罷了,只是……”李顯心思靈動得很,對李弘的心理變化自是瞭如指掌,可也不去說破,呵呵一笑,隨口附和了一句,緊接著話鋒一轉,留出了條尾巴來。
“七弟尚有何顧慮麼?且說來與為兄知曉,或許為兄能幫得上忙也說不定。”李弘本正興奮著呢,這一見李顯話說到半截便停了下來,先是一愣,緊接著便笑了起來,一派等著李顯開出價碼的架勢。
“太子哥哥明鑑,此事乃是六哥所提議,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