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8部分,盛唐風流,悟來悟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顯並未猶豫太久,心裡頭已然有了決斷,在他看來,此等時分不進則死,唯有將事情鬧到了高宗面前,方能有一線的生機,至於其餘的,李顯已是顧不上了,這便冷笑了一聲,雙掌一立,便要強行突圍了。
正所謂人的名,樹的影,一眾羽林軍常年在宮中宿衛,自是聽多了李顯的威名,這一見李顯要動手,自是全都慌了起來,霎那間刀兵出鞘之聲響成了一片,數百人精神緊張萬分地戒備著,一派如臨大敵之狀。
“住手!”
就在大戰一觸即發之際,一聲斷喝突然在黑暗中響了起來,隨即,羽林軍後陣一陣騷動之後,一身金甲的大將軍薛仁貴已排眾行到了陣前。
“末將薛仁貴參見英王殿下。”
薛仁貴沒理會迎上前來的薛濤,也沒管眼神閃爍地湊將過來的孫全福,只是大步行到了李顯身前,恭敬地行禮問了安。
“薛將軍不必多禮,孤這就要去面見父皇,薛將軍有甚見教麼?”
李顯並不清楚薛仁貴的來意究竟如何,自是不想多客套,這便不動聲色地點了下頭,語氣淡然地問了一句道。
“殿下請自便!”
薛仁貴之所以在大非川之敗後,如此快地便官復原職,說起來除了高宗的眷顧之外,也有賴於李顯的幫忙,但這並非薛仁貴放行的理由所在,真實的原因是這一頭亂子剛起,薛仁貴便已接到了訊息,立刻去稟明瞭正慟哭不已的高宗,只是並未說明此處出亂子的真相,而是隻說英王李顯要求見駕,是時,高宗正自哭得昏沉沉的,也沒細想,隨口便答應了,薛仁貴這才領著人緊趕著往武運殿趕,好在武運殿與乾元殿之間的距離並不算太遠,薛仁貴方能在大亂釀成之前趕到,此時一聽李顯要面聖,他自然是不會出手阻攔的。
“多謝薛將軍了。”
李顯自是十二萬分地不想跟薛仁貴動手,這一聽薛仁貴如此表態,心絃立馬便是一鬆,很是客氣地拱手行了個禮道。
“殿下,請!”
薛仁貴沒再多廢話,只是頗具深意地看了李顯一眼,一擺手,示意李顯自便。
嗯?孫全福那個混球竟然溜了,好麻利的手腳!李顯並沒急著走人,而是掃了一眼周邊的情形,這才發現孫全福不知何時已逃了,卻也懶得理會,略一沉吟之後,對著薛仁貴一拱手道:“薛大將軍,先前有四名宦官出手襲擊本王,如今皆躺在殿中,還請薛大將軍將那四名賊子拿下,孤以為其中必有蹊蹺,另,孤之二位妃子尚在殿中,有勞薛大將軍派人宿衛此殿,孤感激不盡。”
“是,末將遵命!”
薛仁貴一聽有人襲擊李顯,登時便嚇了一大跳,也沒再多追問詳情,趕忙應答了一聲,指揮著一眾手下進殿拿人不迭。
老賊婆,既然要動手,那咱們就來見個真章也罷,走著瞧好了!李顯沒去管薛仁貴如何排兵佈陣,略一整身上的衣裳,大步向乾元殿方向行了去,面色雖平靜如常,可心裡頭對武后的恨意卻已是濃烈到了極點。
“……我的兒啊,怎麼就這麼苦命地去了啊,弘兒啊,朕的弘兒啊……”
李顯方才行到了乾元殿前,尚未入殿,便已聽到了內裡傳來的哭聲,很顯然,高宗對李弘的死已是傷心到了極點,李顯聞聲不由地也是一陣心酸,可也不敢多有耽擱,只是微微地搖了搖頭,便向警戒在殿前的一眾羽林軍官兵們行了過去,遞上了腰牌,自有一名將領行上前來,恭敬地接過了李顯的腰牌,急匆匆地向殿裡行了去,不數息,便又轉了回來,傳達了高宗的口諭,讓李顯即刻覲見。
“……兒啊,我的弘兒啊,朕這便要白髮人送黑髮人了啊,弘兒啊,你怎麼忍心丟下朕便這麼走了啊,弘兒啊……”
李顯方一行進大殿,入眼便見高宗正端坐在龍床上嚎啕大哭著,而武后則一臉傷心狀地陪在一旁默默地流著淚,夫妻倆似乎全都沉浸在了無盡的悲痛之中,以致竟都沒瞅見李顯的到來。
“兒臣叩見父皇,叩見母后。”
李顯不敢多看,疾步搶到了前墀下,語帶顫音地高聲見了禮。
“啊,是顯兒來了,唉,你可知弘兒已是去了啊,唉,朕這心都亂了啊,嗚嗚,朕的弘兒啊……”
高宗淚眼朦朧地抬起了頭,見是李顯到了,哭聲微微一頓,可說了幾句之後,又情不自禁地再次大哭了起來,顯然李弘的死已是徹底傷透了他的心。
“父皇,太子哥哥是怎麼去的?昨日晚宴時,太子哥哥不還是好端端的麼,怎可能說去便去了,孩兒不信,這其中必然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